8月28日晚间,国内纺机龙头卓郎智能(600545)(600545.SH)发布2020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7亿元,同比下滑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亿元。实际上,上半年纺机行业整体呈现出阶段性疲软态势,同行业经纬纺机(000666)中报数据显示,其纺织机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15亿,同比下滑42.39%。
对于上半年业绩,卓郎智能表示,由于2020年初疫情造成公司开工时间滞后,影响生产进度,中国地区营业收入下降43.4%。同时下游客户由于受到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对纺织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延迟实施采购的时间。但在此期间,土耳其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4%。
不过,面对经营困境和行业最新趋势,卓郎智能积极应对,在半年报中首次提出战略转型三步走构想。
第一步是进一步做专做精天然纺织机械,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第二步是加码工业自动化业务,并作为近期战略业务优先发展,重点打造传感器、轴承等专件子业务,以期形成以点带面的良性发展局面。第三步是面对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明确趋势,以及制造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建立闭环数据服务业务,作为中长期战略业务进行前瞻性布局,打造纺织工业智慧工厂解决方案,赋能整体生态系统。
在三步走战略中,工业自动化业务作为近期优先发展的战略,被卓郎智能寄予了厚望。
为何发力轴承和传感器这两个赛道?卓郎智能认为,“国家亟需对精密传感器、高速特种轴承等卡脖子环节进行全力攻关,未来存在明确的国产替代空间。”数据显示,高端轴承领域,数控机床所需的高档功能部件70%依赖进口,大型工程机械新需35MPa以上液压件全部进口,涡喷、涡扇发动机轴承寿命仅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5,高铁制动系统和轴承全部依赖进口。传感器作为中国物联网行业破局关键,也基本由美国、日本、德国的几家龙头公司主导。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达到1472亿元,同比增长13.2%,近5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预计到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327亿元。庞大的市场需求背后,中国高档传感器产品几乎100%从国外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卓郎智能已经推出多种面向非纺织行业的专业零部件产品,提升公司应对行业周期性风险的能力。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01.31万股,占流通A股0.18%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98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本文“卓郎智能中报首提转型 高端轴承和传感器进军非纺领域”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