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受疫情影响,“最赚钱的高铁”京沪高铁上市后第一份半年报显得不太亮眼。
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京沪高铁(601816)营业总收入100.46亿元,同比减少67.33亿元,下降40.1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30亿元,同比减少48.07亿元,下降90.06%。
收入和利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客流量的下降。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上半年,铁路完成客运量8.18亿人,同比下降53.9%;完成铁路旅客周转量3288.8亿人公里,同比下降54.3%。而根据财报,同期,京沪高铁本线列车运送旅客959.0万人次,同比下降61.7%;跨线列车运营里程完成3235.7万列公里,同比下降21.3%。
对京沪高铁来说,除核心资产京沪高铁整体客流量下滑外,子公司京福安徽公司业绩更为堪忧。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京福安徽公司营业收入为12.94亿元,净亏损12.29亿元,亏损额比去年同期扩大97.36%。不过,京沪高铁公司方面称,京福安徽线路与京沪高铁技术标准统一,有明显网络优势和良好业绩增长潜力。
事实上,目前,铁路客运量已经明显回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铁路客运量出现大幅下降,完成旅客发送量8.18亿人,同比下降53.9%;不过自3月份以来,铁路客流逐步回升,6月份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已达1.66亿人次,回升明显。
冲击仍在
今年上半年,受困于疫情,交通出行受到极大影响。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京沪高铁本线列车运送旅客959万人次,同比下降61.7%;跨线列车运营里程完成3235.7万列公里,同比下降21.3%;旗下唯一子公司京福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管辖线路列车运营里程完成854.7万列公里,同比增长54.2%。
旅客减少,期末应收清算收入和客票进款也随之减少,上半年,京沪高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5.73%,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期收入减少所致。应收账款8.72亿元,同比减少33.51%。
对于公司未来数月的收入,似乎也并不乐观。京沪高铁公司方面称,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阶段性成效显著,但国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我国仍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阶段,疫情导致旅客乘车出行意愿大幅降低,全线运输情况尚未完全恢复,对公司全年经营业绩产生持续影响。从短期来看,旅客乘车需求难以完全恢复,预测今年1――9月净利润可能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
不仅是京沪高铁。同一日发布半年报的广深铁路(601333)也受影响颇深。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广深铁路实现营业收入74.60亿元,同比下滑26.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4亿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
不过,高速铁路具有准点率高、载客量大、经济舒适、受自然气候影响小等优点,从长远来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铁路运输行业将迎来需求释放的拐点,预期本次疫情不会对铁路运输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目前,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京沪高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密切关注客流变化情况,进一步平衡本、跨线列车比重,通过减停本线客座率低迷列车、增开跨线列车等多重措施,优化列车运输效率,提升主营运输收益。
回升加速
目前,铁路客运加速恢复中。今年7月,铁路客运量2.07亿人次,比上月增长24.7%,环比增速比全行业快13个百分点,但每年7-8月份是全国铁路运输的高峰期,因此环比增速较快有季节性因素在其中;7月比去年同期降幅仍高达41.7%,和全行业降幅一致。1-7月累计10.25亿人次,比全年同期下降52%,和全行业降幅基本一致。铁路运输是我国居民远距离出行的最主要方式,涵盖的人群更为广泛,7月的快速复苏,是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
从全路来说,全国铁路积极推行“以货补客”政策,大力配合国家推进“公转铁”,全力做好防疫和民生物资运输,并下浮部分货运杂费,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一企一策”制定运输方案,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所需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全国铁路货运业务已经走上正轨,上半年完成货物发送量21.49亿吨,同比增长1.8%。
与此同时,铁总旗下子公司上市进程持续推进近年来,铁路资产上市节奏加快。在2020年年度工作会议上,国家铁路集团指出,2020年要努力扩大直接融资,加快推动国铁企业股份制改造,确保京沪高铁、中铁特货、金鹰重工、铁科轨道公司等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目前,除京沪高铁已经上市之外,中铁特货2019年开始接受上市辅导,今年7月已经披露招股书;铁科轨道瞄准了科创板,已于今年8月19日开启新股申购;金鹰重工则尚未披露上市进展和经营状况。
不过,这几家公司只是铁路资产证券化的一小块,据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透露,国铁集团正在研究探索区域铁路公司、设计集团公司等重点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充分利用既有上市公司,推进资产并购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接近国铁集团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铁路企业上市正在加速,近期将有实际利好。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2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9.10亿股,占流通A股34.94%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19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本文““最赚钱”的京沪高铁半年报首秀:净利降9成 子公司亏损额进一步加大”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