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全球疫情、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叠加,让产业链整体承受压力,也让企业的韧性凸显。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金龙鱼(300999)(SZ:300999)近日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其营收等数据表现与背后的原因,成为农副食品领域企业稳健发展的样本。

  营收同比增16.1%

  金龙鱼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2.3亿元,年增16.1%。同时,报告期末总资产达2072.5亿元,年增15.7%。

  在消费复苏低于预期的背景下,金龙鱼在原本的大体量基础上继续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并不容易,也成为了食品行业首家营收突破2000亿的A股上市公司。

  中信建投(601066)认为,金龙鱼去年四季度单季的收入增速环比二、三季度进一步提升,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具备较强的渠道力、品牌力,且公司产品属性偏刚需,受疫情影响较小,公司不断加大渗透力度,促使销量也保持增长。

  根据《2021中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50》,益海嘉里金龙鱼以1302.9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第2位。世界品牌实验室2021年最新数据显示,“金龙鱼”品牌价值约540亿元,是家喻户晓的综合食品品牌。

  除了较强的渠道力和品牌力,金龙鱼业绩稳健增长的背后,离不开长期坚持创新,并不断丰富厨房产品结构、扩大产品矩阵,增强新业务开拓能力的投入与尝试。近年来,金龙鱼凭借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结合自身的原材料采购与渠道优势,实现了产品线从米面油逐渐拓展至调味品、酵母以及日化用品等领域的突破,并把触角延伸到了中央厨房预制菜领域。

  中信建投也表示持续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公司目前调味品、中央厨房业务发展良好,调味品酱油产能持续增加,去年增资广味源布局广式酱油领域,同时,公司的中央厨房杭州工厂也逐步完工,有望在二季度推出产品,持续看好公司在厨房食品领域的布局。

  与此同时,受益于巨大的规模效应,金龙鱼已经在粮油领域筑起了强大的竞争壁垒,并且作为龙头的议价能力愈加凸显,有力保障了其核心业务的稳健成长。

  近期上海等多地疫情趋严,市场对于米面油的需求增长显著。益海嘉里金龙鱼上海负责人表示,公司每天向上海市场供应米面油共约800吨,目前工厂运作情况正常,设备、人员和原材料库存也充足,即便出现市场哄抢囤积行为,也可以连续生产保供,兑现“稳物价、保供应、不降质”的承诺。

  原材料涨价影响利润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大豆进口均价为555美元/吨,较2020年的394美元/吨上涨达41%,在粮食进口总量中占58.6%。国际上小麦价格创下创十年新高,国内小麦价格也创下自2014年以来价格最高的一年。受全球疫情反复、极端气候、能源紧缺等因素影响,水稻和油脂原料价格亦普遍上涨。

  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让金龙鱼的利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根据2021年业绩报告,金龙鱼营业利润64.3亿,年减27.9%;利润总额61.8亿,年减30.9%;归母净利润41.3亿,年减31.1%。

  金龙鱼在年报中也称,报告期内,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公司生产经营成本高于去年同期。虽然公司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售价,但并未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导致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不过,米面油作为民生产品本身具有刚需与价格弹性等特质,得以让金龙鱼的主业保持稳健的增势。与此同时,金龙鱼多年来也在打通和延长产业链,专注于通过技术研发,不断增强主业抗波动的能力。其中,通过长期聚焦米面油的研发,金龙鱼具备较强推陈出新的能力,这两年不仅推出了针对健康生活的“零反式脂肪”系列食用油产品,而且还新出了地方特色大米、功能性面条等多样化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以及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并有效提升了公司整体产品的附加值。

  在积极扩充业务范围的同时,金龙鱼也在通过数字化投入和管理优化,尽可能降低生产、物流及营销成本,以创造利润增量。

  关于原材料价格与供应情况的未来趋势,根据近期政策的引导,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预计将继续增加,从而为像金龙鱼这样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在原料采购方面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随着经济“稳增长”的组合拳陆续落实,消费市场将迎来更强劲的复苏,从而为消费升级带来更充足的动力,也给注重长期布局的食品巨头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切入中央厨房预制菜

  在夯实主业、不断丰富厨房产品矩阵之外,金龙鱼也瞄准了新赛道,抓准时机切入中央厨房预制菜领域。

  “凭借着在食品及农产品领域的多年深耕,我们洞察到国内餐饮预制菜市场的发展潜力。”益海嘉里金龙鱼公共事务部总监涂长明在去年进博会期间表示,随着现代人工作节奏的加快和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于饮食便捷、营养的需求越来越强,与外卖产业紧密相关的预制菜开始成为耀眼的明星赛道。

  冷链技术水平的逐步完善,为预制菜行业提供了条件,在疫情带动下加速的居家消费,则把这一行业推上了风口。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保持20%以上的增速,并有望在2023年突破5100亿元。

  中商情报网的数据也称,2020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达2527.0亿元,2017~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8%;预计2022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4151.5亿元,同比增长32.4%。在预制菜大有可为的团餐领域,2020年的市场份额和市场规模也纷纷创下新高,其中,市场规模接近1.7万亿元,预计2025年团餐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增速远超整体的餐饮行业。

  目前,我国预制菜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原材料供给,中游的工厂加工处理,以及下游的B端、C端消费者串联而成。根据艾媒咨询的分析,预制菜B端用户的需求前三位分别是:减少损耗、减少流程、节约厨房空间。而C端消费者的主要诉求则为省时、健康、性价比高。国金证券的研报提出,预制菜助力餐企降本增效,应用前景较广阔。

  对于金龙鱼而言,切入中央厨房预制菜,将帮助企业更好地释放在食品科技领域积累的综合实力与优势,有望打开业务的新蓝海。

  中央厨房行业准入门槛高,对于重资产运营、原材料成本、研发、标准化、规模、配送、渠道等诸多因素要求不低。作为长期专注于厨房食品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金龙鱼拥有贯穿上下游的全产业链协同优势,还在全国范围内铺设了完整的渠道网络,有利于推动中央厨房预制菜业务的快速发展,实现资本的集约效应最大化。可以说,不管是从技术研发还是运营销售端,金龙鱼都已具备了先发优势,也将通过针对这一新赛道的布局发力,为企业贡献新的增长点。

  目前,金龙鱼在杭州的中央厨房项目已处于试投产阶段,最新进展备受市场与投资者的关注。



 

金龙鱼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3-24)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6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27.31万股,占流通A股0.60%

综合诊断:金龙鱼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9.99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 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

    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

    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讯,冀中能源(000937)4月26日晚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60.36亿元,同比增长14.68%。归属于上市...

    2023-04-26 20:25:15 证券时报网
  • 奇安信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

    奇安信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

    奇安信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4月26日,奇安信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公司于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一季度迎来业绩开门红。具体来看,2022年公司实现...

    2023-04-26 20:25:43
  •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供应链升级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供应链升级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供应链升级。近日,铭利达(301268)召开数字化采购管理平台项目启动大会。铭利达、甄云科技高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双方高管表示,通过平台项目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深化协同创新,拓展...

    2023-04-26 20:26:23 铭利达官微
  • 国网英大公布2022年年报 稳运营促进稳增长

    国网英大公布2022年年报 稳运营促进稳增长

    国网英大公布2022年年报 稳运营促进稳增长。国网英大(600517)4月26日晚公布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报。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统筹、强经营、稳安全,实现营业总收入108.61亿...

    2023-04-26 20:26:14
  • 中关村:创新型医药产业集团渐成形 一季度净利润增245%

    中关村:创新型医药产业集团渐成形 一季度净利润增245%

    中关村:创新型医药产业集团渐成形 一季度净利润增245%。4月26日晚间,中关村(000931)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0亿元,稳中有进,同比增长5...

    2023-04-26 20:26:16

本文金龙鱼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16.1% 厨房食品矩阵不断壮大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