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王君
2020年上半年营收增长36.79%,扣非后的净利润增长实现翻倍,这是中小板第一股新和成(002001)交出的中考答卷。
产品量价齐升
助力公司业绩双增
根据新和成半年报数据显示,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9%;实现利润总额25.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41%。
对于公司业绩表现,新和成表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半年来,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上下一心,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做好复工复产,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上半年效益逆势增长的好成绩。
其中,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营养品业务主要产品价格与销量的上升所致。
事实上,此次疫情对于各个行业都是一种挑战,而新和成这份亮丽成绩单的背后,与公司一系列的举措不无关系。
具体来看,上半年,新和成防疫生产“两不误”。自疫情暴发后,在确保员工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及时有序复工复产,保证产品稳定供应;同时千方百计打通采购、运输等各环节,保证特殊时期产品的正常发货,为销售保驾护航。
另外,在疫情带来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新和成抓住市场机遇,精准研判,实现多个产品价值最大化。营养品和香料业务主要产品实现量价齐升;新材料业务在新应用领域开拓顺利,取得稳定订单。
报告期内,新和成营养品业务收入增长54.4%,实现营收3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0.33%;香精香料业务收入增长15.43%,达到10.52亿元;新材料营收3.11亿元,同比0.5%的降幅。
对于上述数据的解读,新和成在半年报中称,分产品中营养品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54.4%,主要得益于公司维生素A、维生素E、生物素等产品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有增长所致。
强资本开支进入释放期
分析师纷纷给予买入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和成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俗,但是,公司资本市场上的表现相对“温和”,不像其他生物类企业那样走出翻倍的行情。但是,在券商分析师们看来,新和成估值修复即将到来。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数据统计显示,自年初至今,针对新和成的研究报告多达58份,分析师纷纷给予新和成“买入”评级。
天风证券(601162)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写到,生猪存栏量持续回升,四季度是饲料需求旺季,维生素需求下半年将环比回升。国内外厂家近期纷纷停产检修,供给收缩明显,行业去库存后VAVE价格近期企稳回升。
根据博亚和讯统计,目前国内VA/VE市场价分别为435元/公斤和67.5元/公斤,较8月初上涨11.54%和12.59%。
另外,新和成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蛋氨酸二期10万吨产线已投入试生产,黑龙江生物发酵项目稳步推进,下半年有望投产,山东工业园615项目、610C项目进度均超过95%。
“随着新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将进入收获期,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内生成长性不断增强,周期性减弱,估值也有望逐渐提升。”天风证券分析师如此表示。
根据新和成半年报显示,在报告期内,公司蛋氨酸二期项目年产10万吨生产线已投入试生产,标志着公司向实现年产蛋氨酸30万吨的发展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生物发酵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试生产负荷逐步提升。
中泰证券(600918)分析师表示,新和成蛋氨酸、营养品板块资本投资进入释放期。蛋氨酸是氨基酸市场供应量最大品种之一,合成工艺技术壁垒极高。公司通过十年积累,一期5万吨蛋氨酸产能于2017年投放,并已实现满产满销。
未来,公司将投资49亿元再建设25万吨蛋氨酸生产线(二期10万吨、三期15万吨),其中蛋氨酸二期项目年产10万吨生产线已投入试生产,预计三期也将逐步启动,全部达产后,公司蛋氨酸总产能将步入行业第一梯队,蛋氨酸业务也将成为公司营养品板块的又一支柱。此外,公司目前积极开拓山东及黑龙江基地深度布局营养品业务,涉及新增品种包括VB2/VC/VB6/VB12等,目前试生产负荷逐步提升。公司强资本开支进入释放期,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向上。
安信证券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称,新和成是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优秀典范,建议重视成长基因及战略布局。
安信证券分析师表示,新和成自成立到现在,始终坚定不移的走自主创新之路,每个发展阶段所布局的核心产品均是当时国内无法自给、生产难度超高、填补国内空白的品种。
事实上,在长期的发展中,新和成积累了化工行业最为宝贵的研发和工程化经验,带出了一支高效率、高产出、善于实战的化工研发队伍。公司的创新研发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ROE水平始终处于大化工行业金字塔尖。对于产品的布局,新和成一方面强调一体化,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和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产品的多样化,让公司盈利能力也不依赖于单一品种,展现了化工平台型公司的独特优势。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则表示,从长期视角看,新和成产能建设符合战略规划,继续遵循一体化、系列化、规模化的战略,把握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的发展方向,以关键中间体为支点实现技术协同与以满足下游客户多样需求实现市场协同,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盈利能力,穿越周期实现长期成长。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称,考虑公司为国内精细化工行业龙头,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营养品与医药刚需领域,浙江上虞、山东潍坊、黑龙江绥化三大基地均有大量投资项目在建,成长空间较大。
(编辑 上官梦露)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5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3.37亿股,占流通A股63.0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2.95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本文“产品量价齐升助力业绩高增长 新和成上半年扣非净利翻倍”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