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破产、退市风险的背后即是力帆股份的高额债务,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集体下滑,自身产品线竞争力又较为差的情况下,力帆汽车的破产重整之路不容乐观。

  面对疫情和市场压力的双重夹击,昔日的“民营汽车第一股”的资产已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多家债主向法院申请公司破产重组,控股股东重整申请已被法院受理的同时,力帆股份的破产、退市风险也更近了一步。

  8月12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法院受理了公司控股股东――力帆控股的司法重整申请。根据《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倘若力帆控股此次重整失败,则力帆股份将面临破产、退市风险。

  根据相关公告,破产、退市风险的背后即是力帆股份的高额债务。在现有资产已经不足以抵偿现有债务,且控股股东已经不能清偿其已经到期的债务的背景下,即便是力帆股份破产重整成功,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仍需符合监管要求,否则,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债务危机

  今年一季度,力帆股份的总资产为182.93亿元,总负债157.1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5.93%。负债率居高不下的同时,力帆股份在今年一季度的流动负债为137.22亿元,中短期借款77.2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52亿元。

  高额的负债面前,力帆汽车的期末货币资金仅为10.61亿元,流动资金已无法覆盖短期债务。面对多重债务压力,力帆股份控股股东――力帆控股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重整。

  在此之前,力帆股份就曾多次因债务逾期问题成为被告并败诉。对于已经无法正常偿还的多笔债务,力帆股份曾确表示,公司目前存在持续亏损、负债较高、乘用车业务下降较大、大额债务逾期、大额资产被冻结、涉及诉讼(仲裁)较多、控股股东流动性短缺、募集资金无法归还等经营方面的风险,且上述风险尚未形成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

  承受庞大债务压力的同时,力帆股份也因贷款逾期问题“得罪”了大批金融机构。据相关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力帆股份银行贷款127.82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为104.86亿元。除了重庆银行、浦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25家授信银行的授信额度所剩无几之外,仍有12家为力帆股份及其子公司提供借款融资租赁公司也被牵扯之中。

  今年以来,债务败诉、子公司内斗、大批量召回等负面消息不断爆出。截至今年6月,力帆涉及诉讼(仲裁)392件,涉及金额29.06亿元;其他金额较小的诉讼、仲裁案件共计181个,涉及金额合计约1.64亿元。倘若力帆股份败诉,其将面临超过30亿元的债务。面对难以缓解的困局,力帆股份在相关公告中表示:“2017年以来,力帆控股持续面临债务风险,虽竭力制定相关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化解相关问题,但仍不能彻底摆脱其流动性危机。”

  后期乏力

  事实上,力帆股份的债务危机由来已久。财报显示,力帆股份近3年来的业绩表现均不理想,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26亿元持续下滑至2019年的74.5亿元。2020年一季度,力帆股份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下降74.88%;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下降103.06%。

  亏损不断扩大的同时,力帆销售业绩也未得到改善。产销快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力帆传统乘用车累计售出978辆,同比下降95.29%;新能源汽车累计售出549辆,同比下降56.32%;摩托车累计销量约为21.35万辆,同比下降29.03%。

  面对资金链紧张和产品销量大幅下滑的经营困局,力帆股份公开承认,目前公司乘用车业务实际经营面临停滞,乘用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下滑显著,国内市场基本丧失,仅有少量出口订单,技术研发项目进展缓慢,乘用车品牌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

  为改善公司经营困局,力帆股份创始人尹明善的孙女尹安妮在今年4月出任力帆股份第四届监事会股东监事,进入上市公司管理层。尽管外界人士已经通过公司高层人事变动看到了力帆股份的“自救”,但单纯的接班人变动似乎已经无法让力帆走出“泥沼”。因为在乘用车品牌边缘化明显的情况下,新能源转型自救之路已几乎被力帆的骗补举动“堵死”。

  2016年10月,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收到财政部下发的处理决定,公司不符合新能源汽车补贴申报条件车辆共计2395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达1.14亿元,对上述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与此同时,力帆被处以超过亿元的罚款,并被收回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此后,力帆曾宣布业务重心向摩托车业务倾斜,并将乘用车业务拓展至分时租赁、汽车金融、氢燃料汽车等多个领域。但从力帆股份的当前经营状况不难看出,上述业务变更与拓展收效甚微,并未能将力帆汽车带出困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0年1-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85.41万辆,同比下降2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25%,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3.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德系、日系乘用车分别销售196.79万辆、186.27万辆,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5%和23.66%。

  面对当前的自主品牌销量走势和德系、日系国别车企的奋起直追。不禁有业内分析人士感叹: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集体下滑,自身产品线竞争力又较为差的情况下,力帆汽车的破产重整之路不容乐观。



 

*ST力帆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09-01)


● 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6.45亿股,占流通A股50.13%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52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相关阅读
  • 为何成长型投资者不能忽视中国?超长期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最近的内部对话

    为何成长型投资者不能忽视中国?超长期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最近的内部对话

    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2024-10-15 12:29:48
  • 止跌!A股接下来怎么走?

    止跌!A股接下来怎么走?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2024-10-15 10:29:30
  • 央行新工具加快落地!中字头掀回购潮 哪些港股有望跟进?

    央行新工具加快落地!中字头掀回购潮 哪些港股有望跟进?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2024-10-15 18:33:08
  •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向上趋势已经确立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向上趋势已经确立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2024-10-15 12:29:39
  • 9月金融数据出炉: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加等因素带动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总体平稳

    9月金融数据出炉: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加等因素带动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总体平稳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2024-10-14 18:30:51

本文力帆汽车资不抵债 民营汽车第一股濒临破产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