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份业绩,集团和我们管理层还是满意的。”在昨日的中期业绩交流会上,平安银行(000001)董事长谢永林如是说。
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除了归母净利润增速首次出现下降、零售净利润下降30%外,其他营收、资产质量、总资产、存款等基本保持稳定。
净利润增速下降,与大多数同业一致,主要是大幅拨备计提所致。该行上半年累计计提385亿,同比增长41.5%。还原拨备来看,该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8.9%。
谢永林表示,未来三年,平安银行目标是要重塑资产负债表,打造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三张名片。
信贷额度优先照顾零售
四年前,平安银行集中火力,转型零售业务。如今,零售业务已是该行一面旗帜,正处于换挡升级期。
尽管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增长受到冲击,但营收、净利润占比仍超过50%。
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3.53亿元,同比增长12.3%,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5.3%,同比略有下降;同时,平安银行加大了零售资产的拨备计提力度,零售业务净利润74.80亿元,同比下降31.5%,零售利润贡献为54.7%,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
对此,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解释,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逾期和坏账,以及影响了新贷款发放。他表示,有信心在下半年创造更多利润。
新贷款发放方面,信用卡、“新一贷”贷款几乎无增长,对此,谢永林解释为,这是平安银行主动为之,2017年底就收紧了风险政策,提高了客户准入门。
他同时表示对上半年零售表现是满意的,并强调,未来零售的增长速度仍然要快,“6:4”(指零售对公业务占比)目标比例不变,信贷额度优先照顾零售。
对于净息差,平安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执行官项有志表示,下半年平安银行净息差应该在行业里保持好的水平,但可能在合理区间,并呈略微下行趋势。
仔细看数据,平安银行零售其实有一些可喜的变化。过去,由于全行资源向零售倾斜,负债端主要靠对公拉动。如今,零售负债能力增强。报告期内,该行零售存款占比较年初上升1.9个百分点,已接近26%。零售业务成本收入比较2019年下降3.3个百分点。
零售AUM(管理金融资产)表现突出,特别是私人银行业务,今年上半年客户数增幅达到16.7%,超过5万户;达标客户带来的AUM大幅增长25.8%,到7月份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
对公再发力推出五张牌
过去几年,平安银行对公业务虽然提出“做精做深”战略,但表现相对“较弱”,主要是为优先支持零售业务。
今年,在保持“3+2+1”策略基础上,平安银行对公业务再度发力。为了降负债成本,调结构,平安银行对公业务推出五张牌――新型供应链、客户经营平台、票据、复杂投融和生态化综拓。
对于这“五张牌”的业务逻辑,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张小璐表示,最原始的逻辑就银行应该站在用户、客户角度,而不是站在银行角度来凭空创造服务。
“客户需要的不是银行,中国有太多银行,客户需要银行能够深入到他们业务、场景里,去了解怎么帮助他们管理资产,怎样降低他们负债成本。”她说。
上述调整,多少已经反映在经营数据中。报告显示,上半年平安银行对公(不含资金同业业务)非利息净收入66.32亿元,同比增长27.8%,对公非利息净收入占对公营业收入的比例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其贡献主要来自于综合金融、福费廷、票据贴现、银行承兑及电子商务等多板块的共同发力。
未来要重塑资产负债表
2020年是平安银行新三年战略举措的起步之年。谢永林表示,未来三年,平安银行目标是要重塑资产负债表,打造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三张名片。打造低风险、低成本、稳收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按照半年报中完整的提法是,以科技、生态、渠道三大赋能驱动银行新三年资产负债转型。沟通会上,在谢永林一个小时的主题演讲中,正是围绕科技,阐述了科技与银行业务之间的逻辑。
在过去四年,平安银行为打造零售业务护城河,以科技打造了“四个一”工程――互联网发展机制、知识库基础、智能营销平台、智能风险中台。
谢永林表示:“平安银行正在进入临近发生正向回报的一侧。随着平安科技能力越来越强大,传统银行的发展逻辑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更多金融加科技的新商业模式会改变传统银行的竞争赛道,面向未来,科技依然是我们重点投入的领域。”
具体而言,第一,要快速推进新核心系统迭代升级,确保信息安全;第二,要持续深耕核心基础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这些基础科技要跟上;第三,未来的金融一定是开放融合。科技系统要将银行的核心能力通过原子化的方式融入到外部合作伙伴的场景当中去,这样才能保证金融与实体经济密切结合。
据悉,近年来,平安银行持续对科技的保持较大投入。半年报报告显示,2020年6月末,该行的科技人员(含外包)超过8000人,较上年末增长超过13%。该行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同比增长 24.8%。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61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44.83亿股,占流通A股74.63%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5.10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本文“平安银行谢永林:零售增长速度仍然要快 未来三年重塑资产负债表”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