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短短几天,市值缩水上千亿元,海天味业(603288)泡沫论再起。9月7日,海天味业股价跌逾5%,收盘每股报161.68元,市值为5239亿元。就在几天前的9月3日,海天味业涨超2%,股价最高突破200元,市值超6500亿元。回顾海天味业市值飙升到狂跌,似乎在验证着没有业绩支撑下的市值泡沫正在一点点破碎。

  市值“跳水”

  截至9月7日收盘,海天味业比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170.79元,大跌5.33%。当日最高价169.88元,最低达160.00元,成交量1506.72万手,市值为5239亿元。在最近2个交易日,海天味业连续两天大跌,跌幅分别为7.68%和5.33%。

  而在几天前,海天味业刚刚达到6500亿元的市值新高峰,位列A股第11位,直追第10位的中国石油。短短几天,海天味业市值从超6500亿元下滑至不到5300亿元,市值缩水1200亿元。

  在 “一瓶酱油”贵过“一桶油”的“神话”下,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海天味业市值已被高估。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称,海天味业股价高也是市场资金炒上去的,跌下来也合理,下跌理由就是整体消费板块前期上涨太多,资金获利盘变现。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海天味业,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复。

  事实上,从海天味业上市之初,其股价、市值如火箭般上升。2014年,海天味业上市。上市当天,其市值仅为497亿元。当2019年海天味业市值突破3000亿元后,短短一年,其市值再次翻倍。2020年9月1日,海天味业报188.68元/股,市值超过6000亿元,超过其上市之初市值的10倍。

  相比之下,海天味业的业绩并没有像其市值一样翻10余倍。数据显示,2014年,海天味业营收为98.17亿元,归属净利润为20.9亿元。2015年,海天味业营收突破100亿元,归属净利润为25.1亿元。2016-2018年,海天味业营收分别为125.6亿元、145.8亿元和170.3亿元,归属净利润为28.43亿元、35.31亿元和43.65亿元。

  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海天味业市值缩水上千亿元在意料之中。近期,海天味业市值一路上涨,并非是业绩的不断增长,更多的是游资炒作所致。

  难撑高价

  “海天味业依靠‘海天’单一品牌,业绩已然触顶,因而难撑其高市值。”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根据中国调味品展,海天味业的产品结构呈金字塔形,有5个10亿级规格大单品,包括海天金标生抽、海天草菇老抽、海天味极鲜酱油、海天上等蚝油、海天黄豆酱、2个亿级单品,包括海天老字号系列(酱油)、海天有机系列(酱油),还有众多中小单品。

  目前,海天味业已经形成了酱油为主、蚝油和调味酱为两翼,其他调味品为补充的多元化产品矩阵,全面覆盖细分品类,围绕“海天”品牌打造为全国性平台型企业。此外,有消息称,海天味业计划每年推出10个左右的新单品,覆盖高中低各价格段。

  徐雄俊认为,放眼各行业头部企业,像宝洁、联合利华、阿里巴巴等行业头部品牌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均已实现多品牌发展,而海天味业产品均为“海天”品牌布局,当这一品牌出现问题后,海天味业的金字塔将有可能随时坍塌。而若海天味业新品继续围绕“海天”品牌布局,也很难将海天味业的业绩再带向新高度。

  然而,海天味业要面临的不仅是单一品牌的压力。快消品零售专家鲍跃忠说,调味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地区代表性口味不一,这对海天味业的全国化发展有一定的挑战。尽管海天味业已是头部品牌,但仍有部分薄弱地区亟待开发。

  目前,我国调味品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从分布来看,我国四川省、广东省分布的知名调味品企业较多,如四川省的豪吉、千禾、美乐等等;广东省的海天味业、李锦记、厨邦等。

  2019年,海天味业东部、南部、中部、北部区域营收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中西部区域增速较高,维持在16%以上。2020年一季度,海天味业东部、南部、中部、北部、西部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0.8%、3.1%、23.1%、11.8%、24.6%,二季度分别增长22.4%、17.5%、31.4%、20.7%、25.4%。

  业内人士认为,中西部快速增长,意味着海天味业此前在此地区布局较为薄弱,期内海天味业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经销商布局与渠道下沉,因而增长较为迅速。

  目标待考

  作为海天味业第三个五年计划重要的一年,对于2020年发展,海天味业也寄予了厚望。海天味业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2020 年计划营业总收入目标为227.8亿元,利润目标为63.2亿元。

  但在鲍跃忠看来,海天味业想要实现超过200亿元的营收目标存在很大压力。“在海天味业的渠道体系中,其餐饮渠道收入占比较大,受疫情影响也较大,如今,海天味业正在从餐饮渠道向C端市场发力,而这将使得海天味业的库存升高。”他说。

  不过,徐雄俊认为,海天味业上半年已经实现超过100亿元的营收目标,因此,在下半年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业绩将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海天味业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97.97亿元,同比增长16.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3亿元,同比增长22.64%。

  有研究报告指出,预计随着各地餐饮等逐步恢复,海天味业下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预计全年有望达成计划营收和利润目标。

  此外,市场对于海天味业的发展也做出了分析。有消息称,过去海天味业实现了6年10倍的市值成长,对海天味业的投资期望收益是年化7%,由此,10年后海天味业的市值需要在2030年9月达到11069亿元,假设2030年海天味业的市盈率为55倍(仍高于同行),那么海天味业要在2030年实现201亿元的净利润,670亿元的营收。为此,海天味业需要提价,并扩大销量。

  沈萌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利润增长不只是靠提价,还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海天味业不具有消费粘性,除了成本因素,提价可能会流失市场份额。未来,海天味业仍应做好酱油及调味品本身,不要过分看重股价。

  “海天味业要想在2030年达到201亿元的净利润,无异于异想天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调味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酱油市场已到天花板,海天味业高估值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海天味业最终归处或是从此‘默默无闻’。”宋清辉称。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白杨



 

海天味业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09-07)


●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 中期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48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1.88亿股,占流通A股67.53%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64.66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相关阅读
  • 为何成长型投资者不能忽视中国?超长期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最近的内部对话

    为何成长型投资者不能忽视中国?超长期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最近的内部对话

    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2024-10-15 12:29:48
  • 止跌!A股接下来怎么走?

    止跌!A股接下来怎么走?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2024-10-15 10:29:30
  • 央行新工具加快落地!中字头掀回购潮 哪些港股有望跟进?

    央行新工具加快落地!中字头掀回购潮 哪些港股有望跟进?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2024-10-15 18:33:08
  •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向上趋势已经确立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向上趋势已经确立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2024-10-15 12:29:39
  • 9月金融数据出炉: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加等因素带动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总体平稳

    9月金融数据出炉: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加等因素带动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总体平稳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2024-10-14 18:30:51

本文市值蒸发上千亿 海天味业泡沫要破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