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自收复3000点失地后,没欢快几天又跌破3000点了,无法取得新的突破,令不少投资者保持谨慎态度。
一方面担心错过市场底部,错失上车机会,另一方面担心抄底抄在半山腰,想等各种不确定因素逐步明朗,于是不少投资者抱有“明年再看”的想法。
当前是合适的入场时机吗?今年四季度该如何把握投资机会?今天就带您解读一下。
首先,从估值水平看,市场或逐步接近底部区域。当前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PE估值均位于近十年25%分位左右,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
而且截至9月末,A股破净的公司比例占比12%,已经超过今年4月29日的11%,仅次于2008年的15%和2005年的16%。从破净率来看,当前或是近14年来的相对低点。
其次,市场热度或已冷却至两年来最低水平。A股在9月最后一周日均成交仅有6364亿元,已连续6周出现萎缩,并且A股整体换手率已回落至2020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融资融券成交占比也在9月最后一周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连续5周位于7%以下,刷新了两融制度推出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股债利差指标来辅助对市场行情的判断。股债利差是股票投资收益率和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即“市场收益率”高于“无风险利率”的部分,可以理解为风险溢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资金动向,帮助投资者择时买卖,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一般来说,股债利差越大,说明权益类投资收益偏高,股市比债市更具有投资价值,此时可以考虑配置一些风险资产,反之亦然。
我们以10月18日的数据为例,沪深300指数的股债利差已达到6.21%,超过了4月底的极值水平(6.07%),接近2016年1月底的6.47%,2019年1月初的6.77%,2020年3月底的6.71%。
以上这些时刻几乎都是市场的底部时刻,如果在这些时刻入场,收益会如何呢?我们做了一个模拟:

02四季度市场展望
据中信证券观点,当前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逐渐明朗,预计三季度或是此轮经济下行的尾声,四季度开始逐步好转;欧美加息和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压力高点已过,对市场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A股全面修复行情或已启动,预计可能将持续数月,期间扰动因素或有反复,但不改修复趋势。
此外,近期多家基金公司与券商资管机构宣布基金自购的消息,用真金白银体现出对后市的信心,站在利益的角度,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共进退,也表明希望大家看到低位布局的良机。
行业配置上,建议一方面要着眼长期,在不确定因素增加时,关注业绩成长性强、相对自主可控的成长板块机遇,如半导体、军工等,在底部区域可考虑适当加仓增添筹码。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政策预期逐渐明朗,市场情绪或逐步修复,有望震荡企稳,在需求释放和政策刺激的两轮驱动下,消费板块有望逐步迎来复苏,值得重点关注。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