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在以前,说起指数基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被动投资”,基本完全复制所跟踪的指数,跟主动管理型基金形成鲜明的对比。指数基金投资透明,费率相比主动管理型基金更为低廉,得到了不少基民的拥护。

不过,也有一小部分基民表示有点小遗憾:如果是单纯的指数基金,基金经理能够发挥主动管理能力的地方不多,如果有一种产品,能够同时结合指数基金跟主动管理基金就好了。

现在,这一遗憾得以弥补啦!那就是指数增强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可以从字面上拆开来看:

“指数”,可以理解为通过复制跟踪指数的部分特征从而获取市场本身的收益(β收益),特征包括:跟踪误差、市值风格、估值风格、行业权重配比、个股权重配比等。

“增强”,指的是通过基金经理一系列主动的管理,力争获取超越市场的、额外的收益(α收益),从而争取市场下跌时跌幅比标的指数少、市场上涨时获取相较跟踪标的更多的收益。

总的来说,指数增强基金就是以指数投资为主、辅以部分主动管理,争取增强收益的一类基金。

理想是美好的,那现实会不会很骨感呢?

基长做了统计,截至2022年三季末,全市场成立满6个月以上的指数增强型股票基金共170只,其中成立以来回报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为151只,占比88.8%。

因为指数增强型股票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一般为所跟踪的指数*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所以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指数增强基金还是实现了产品策略的“美好设想”的。

可能也是因为策略的有效性得到市场的验证,近几年指数增强型基金的规模迅猛发展。2002年,市场上第一只指数增强策略基金成立,规模仅为3.64亿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市场上已经有了339只指数增强基金,总规模达到1525亿元。

投资必看:指数增强ETF科普帖来了!
看完上面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指数增强策略以及对应的基金情况都比较清楚了?

其实,指数增强策略也常被用于ETF产品当中,也就是指数增强ETF。咋一看可能很多人觉得有点陌生,其实单个名词一一拆开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了。

投资必看:指数增强ETF科普帖来了!
可以看到,指数增强ETF既有ETF产品的优势,同时又能满足投资者对指数增强策略的要求。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ETF属于高风险、高波动的基金,即使加上了指数增强策略也没有改变这一投资特点,所以大家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先评估是否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之内哦!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本文投资必看:指数增强ETF科普帖来了!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