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讲一个现实问题,2023年,A股会有哪个行业跑得更好吗?
过去三年,如果选A股市场的年度词语:
2020年应该是“茅资产”,2021年应该是“宁资产”,2022年虽然整体市场黯淡,但也有亮点,就是“含煤量”——今年光煤炭板块指数就上涨了31%。
“茅资产”,指的是和茅台一样具备高成长性的龙头企业,也就是前两年风靡的“大白马”,集中在消费、医药这几个赛道上。
“宁资产”,更多指宁德时代上下游的龙头企业,集中在新能源相关赛道,比如锂电、新能源车、半导体、工业应用软件等。
“含煤量”呢,就是基金持股中煤炭相关企业的市值占比,含煤量越高,证明基金持有的煤炭股越多。今年业绩好的基金,含煤量都很高,70%、80%都不稀奇。
这些现象说明了一个A股市场重要的赚钱密码,这也是我今天想讲的第一点。
01
A股赚钱的密码
其实是择时选赛道
我估计你一定听过一句话,“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明星基金经理,是在正确的时间,买中了正确的赛道。比如:
2020年的张坤和葛兰,分别重仓白酒和医药,白酒行业当年涨幅240%,医药也涨了近50%。
2021年的冠军基金经理崔宸龙,重仓的就是当年涨幅超过60%的新能源和锂电池。
2022年也一样,业绩名列前茅的基金经理黄海,旗下三个基金都重仓煤炭。
从这点上看,中国A股市场,确实和其他成熟市场有些不同。我总是跟团队开玩笑说,成熟市场像西医,问诊用药是数据驱动的,A股市场更接近中医,个案特例多,靠经验。而找准A股的赛道风格,就跟老中医号准脉一样,赚钱的概率要大很多。
不过2022年的赛道风格,和前两年又不太一样,这也是我今天想说的第二点。
02
A股赛道风格高频变化
很难赚钱
其实2021年之前,A股赛道风格起码持续半年以上,比如2020年汽车赛道红了半年,2021年基础化工红了7个月以上。白酒赛道更是红了两三年。
而且这些赛道的大逻辑是一致的,就是消费升级、科技创新这几个确定的方向,然后自下而上去找增长和盈利确定性比较高的行业。另外因为风格能持续,所以一般投资者即使无法提前预判,在中途甚至后半段上车,也能获得不太差的回报。
但是2022年的A股赛道风格,确实有点像“季候风”。就像王菲歌里唱的那样:“你似季候风,抵挡计划全也无用,然后是场空,加上不死的心痛”。
2022年初俄乌战争后,市场抛弃新能源、大消费,切换到煤炭;年中又突然没有什么理由的切换回了消费;接着新能源车销售不错,赛道风格又切换到汽车、机械、新能源。
到了今年下半年,赛道风格切换频率已经进化到了“周度”。比如8月的第三周风电大涨,然后从周四开始,包括风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全线回调,切换到煤电等基础能源。
我们团队将过去三年A股市场热门赛道风格的持续情况做了个表格,你看表格就会发现,2022年这么多热点赛道,没一个能保持连续正向收益4个月以上。石油石化、房地产都是不停剧烈波动。即使2022年(表现)最好的煤炭,也是涨两个月跌一轮。
这意味着,第一,你很难判断赛道,第二,即使判断对了,上车时间也过于紧张,有点像高铁的过路车,只有三分钟停靠时间,如果我们不能早早等在站台上,几乎会误车。所以2022年,很多之前交易赛道风格的投资者都遭遇了滑铁卢。
之前我说过,2015、2016年以来,A股市场有两类投资者是有赚钱效应的。
一类是俗称的价值投资者,就是自下而上看赛道和企业的长期成长性,尤其随着基金市场的发展,明星基金经理的身体力行加快了这个理念的传播。
另一类则是做行业轮动、风格轮动的投资者。行业轮动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赛道转换,风格轮动还有个大小盘转换的规律。所谓大盘股就是上证50、沪深300里面这些大市值的股票,传统行业居多;小盘股则是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科创板等里面的小市值公司,创新行业居多(但并不绝对)。
过去十多年,A股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小盘切换。招商证券202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就发现,过去12年,A股经历了五轮大小盘风格变换,每次持续的时间大约两年左右。
一个普通投资者,如果能在两年期间抓住这个风格,也不用动脑筋选什么基金经理和行业,直接买指数就好了,赚钱效应还是很显著的。
比如2021年春节,市场开始对大白马杀估值,小盘风格启动,如果你在春节前后买个中证800、中证1000的指数基金,10个月的回报率是26.4%。
更重要的一点是,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判断大小盘的技术含量不高。一方面,你可以留心大券商的研究报告,基本上都会有相关分析;另一方面,经济基本面和大小盘风格切换有较强的相关性。
一般来说,在经济承压的时候,小盘股比较容易出现占优行情。一方面是小盘股里,新兴制造、科技创新等行业的成长属性更强;另一方面,宏观不振会拖累银行、房地产这些支柱行业。
不过这个规律在2022年也被打破了。
03、2023年A股赛道风格
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是,2023年,A股的赛道风格会是什么样子?会是2022年的高频波动,还是会回归正常的轮动频率?更重要的是,哪个行业、哪个赛道有机会“轮动”出来?
就像我刚才说的,宏观面的不确定性是2022年赛道风格高频变化的关键原因。但目前来看,2022年宏观面的最大不确定性,疫情防控已经缓和——从这个意义上说,2023年的宏观确定性是上升的。
但稍微要注意的是,从东亚各国的情况看,放开之后的6个月内,经济恢复是一个崎岖的过程,要经历心理到实体经济的调节过程。这个调节适应的时间和政策有很强的关系。
所以,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3年的两会所释放的政策信号,可能会决定明年资本市场是“大年”还是“小年”(我们在课程的第24讲会再具体分析明年的情况)。
我个人的判断是,从现在开始,短期2—3个月大概率会延续2022年这种非稳态的结构,在放开的乐观和恢复的崎岖中摇摆,明年2季度之后会慢慢回归到“常态”。
但是说到行业,2023年比较可见的确定性趋势是消费。这几年的消费下降分两种:没钱不敢花和有钱不想花(没地花)。放开然后恢复正常之后,第二种消费多少会回来,比如旅游、商务、线下活动等。给定之前低基数,同比上升是基本确定的。即使在恢复初期,酒类、饮料、自行车这些“躺平式消费”大概率会有起色。
好,消费是一个相对比较确定的赛道风格。但除了博弈这种赛道风格之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蹲”在中长期业绩有确定性的赛道里面,忽略短期震荡。比如储能、军工、工业软件这些以10年期计算“不得不发展”的赛道,即使估值起起落落,但长期趋势还是向上的,在整体估值较低时蹲着,未尝不是好选择。
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给你们简单小结一下:
A股市场上,赛道风格轮动的现象显著。如果能找准A股赛道风格,赚钱的概率要大很多。
2022年因为宏观不确定性问题,大家都交易短期确定性,所以A股赛道风格切换极其频繁,赚钱变得更难。
2023年的A股赛道风格,从行业来看,消费是比较可见的确定趋势。另外中长期来看,储能、军工等也都处于向上的趋势。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2023年A股赛道风格会是什么?”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