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称,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比整体银行更能抵御COVID-19的不利影响。
经过多年的重组和新法规的实施,这些银行进入大流行期时,偿付能力和流动性增强,资产负债表更强劲,根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研究,更具凝聚力的商业模式和更具说服力的战略。
虽然有些商业模式正处于上一次金融危机的中心,这些新的全行业规定使它们在抵御当前金融形势和经济放缓方面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自上一次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里,全球银行的业务模式(和盈利能力)因危机后的监管而发生了改变,特别是通过提高资本要求,对杠杆率的限制、更具歧视性的风险权重、压力测试和加强监管。
作为回应,许多大公司削减了其全球足迹,并使其客户群合理化。
“毫无疑问,许多大型机构过去对资产负债表和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刻变革10年对他们目前的恢复能力至关重要,即使考虑到这场危机的广度,一位高级副总裁和该研究的合著者。
这些银行的业绩也得到了它们在本国市场上强大的锚定特许经营权的支持。
拥有通用银行业务模式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通常与其他稳固的业务互补,如:全国多元化的消费者和中小型企业贷款业务。
许多人花了数年时间,建立了从全球规模中受益的精选机构业务。
此外,全球领先的托管和投资服务特许经营机构有着巨大的经营风险,但长期市场和信贷风险水平较低。
虽然穆迪表示,它预计许多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绝对业绩会因流感大流行而下降,它认为,大银行的表现通常会超过所有被评级银行。
随着COVID-19衰退加速,全球主要央行迅速采取行动,缓解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压力,促进信贷流动,从而增强了单个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强劲的流动性状况。
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本文“更大的银行对COVID-19有更好的准备”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