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月31日),A股缩量震荡整理,三大股指两连阴。个股和板块活跃度未减,赚钱效应尚可。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42%,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0.80%和1.26%,量能快速萎缩至8002亿,较上一日缩量约2600亿。

从板块上看,教育、金属新材料、电子化学品板块涨幅前三,新能源概念表现强势,两市有20个行业涨幅超过1%,景点、医疗、半导体板块跌幅前三,消费股依然表现低迷,共有6个行业跌幅超过1%,板块整体表现较强。
全局看,板块和个股涨多跌少,两市中位数上涨0.34%,赚钱效应尚可,人气还在。尽管短期技术上调整诉求强烈,但是做多人气或将使得大盘以横盘代替下跌的方式来完成技术层面的修正,后市大概率还可谨慎乐观。
昨天跌停个股也不少,高达28只,主要集中于年报业绩不及预期,这或是春季行情中个股的最大的“黑天鹅”。酿酒、旅游等继续调整,仍旧属于复苏逻辑被证实后兑现利润。半导体芯片下跌,则仍旧是此前逻辑,去库存和消费电子现在典型的下行周期。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的是,芯片、半导体长逻辑未变,这一方向大概率有望否极泰来。
北上资金创纪录净买入,而阶段性北上资金暴力买入之后,A股行情往往并不差,具体看:日内北上资金净买入了101.44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0.77亿,深股通净买入40.67亿。拉长时间看,整个1月份,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了1412亿,创互联互通开通以来历史最高单月净买入纪录。
技术上看,上证指数尽管两连阴,但也仅仅是对5天均线进行了回踩,向上的趋势和结构未变。趋势而言,5、10、20和60天均线多头发散向上,且站上了120天均线和250天均线,结构上,仍旧是2885点反弹以来的3浪主升。30分钟K线周期上,目前属于回补3240缺口,并向3220上下平台寻求支撑过程中,个人认为补缺后顺势下探后就止跌回升。
整体来看,中长期看多,短期看调整,但短期调整或已是尾声,周三市场或有望探底回升。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