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2月3日),A股低开低走,午后V型反转。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66%,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0.85%和0.63%,成交9146亿,较前一日缩量近千亿。北向资金净流出42.46亿,结束了连续17个交易日的净流入。

行业板块上看,通达信软件56个行业分类中,上涨行业15个,下跌行业41个。其中软件服务、互联网、军工航天、IT设备和船舶领涨,电气设备、保险、房地产、钢铁和建筑占据跌幅榜。
上周是兔年第一个交易周(1月30日~2月3日),沪深股市高位放量震荡。全周,上证指数微跌0.04%或1.40点,深成指上涨0.61%,创业板指数下跌0.23%,成交49058亿,较上一周放量12098亿,日均成交9811.6亿。
北上资金周一到周四净买入,周五净卖出,累计净买入341.79亿。主力资金全周砸盘超900亿,其中,工业、信息技术、金融成为主力资金重点减持对象。
第一周A股赚钱效应不错、人气也不错、成交量不错。毕竟板块涨跌、个股涨跌、北上资金等等冰冷的数据不会作假。但是,投资者对市场的整体感觉并不愉悦,就像年夜饭上突然吃出了一个苍蝇一样。虽然整体吃好、喝好,但是最后还是留下了一点遗憾。
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投资者节前对节后开门红预期过高,同时对注册制解读太过趋同一致,而这种预期差正是遗憾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这一周盘面透出的利好因子并不少,具体来说:
1、成交量显著放大,日均成交近万亿,这显然不是存量资金行为,也不是中小散户那三瓜两枣能干出来的事。换言之,增量资金大概率在上蹿下跳的震荡逢低吸筹。
2、互联网、计算机等大信创方向加速上行态势未变,而且它们均创下去年5月以来新高,而这个方向是去年10月我们重点提及的主线方向,主线未见顶,行情显然未结束。
3、旅游酒店,餐饮等消费复苏概念继续调整,滞涨板块反复活跃。
这一方面意味,当前主力资金张弛有度,不再像过去两年那样,看好一个板块,往死里抱团;另一方也意味着市场整体性、系统性风险较小,资金关注的宽度明显提升,而这更有利于行情稳健攀升。
同时周末4个“好消息”袭来,对本周行情会有一定影响。
利好1:八部委印发公共区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试点通知,明确其新增和更新车辆中新能源车的比例力争达到80%以上,告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车位的10%。
这对于调整较为充分,估值较为合理(相对于成长性)新能源车产业来讲,无疑又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利好,而这个板块启动,有利于市场人气的进一步回升,赚钱效应提升。
利好2:融资客继续入场。本周前4个交易日,周一融资客买入204亿,周二融资客买入59亿,周三融资客买入80亿,周四融资客买入46亿。
利好3:1月财新服务业PMI升至52.9,为2022年9月来首次呈扩张态势,环比增长4.9%。
此前公布的1月财新制造业PMI上升0.2个百分点至49.2,两大行业景气度抬升,拉动1月财新中国综合PMI上升2.8个百分点至51.1,同样为2022年9月来首次高于荣枯线。
而财新PMI指数统计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这意味着服务业全面复苏,宏观基本面向上周期得以验证。
利好4:技术上看,本周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在3230~3310区间构筑了一个平台,5天的波动范围均在前一周周K线实体上方,属于高位强势震荡整理。另一方面,整体向上趋势未变,结构上仍旧属于2885点以来的第三浪主升,即结构和趋势未变。
事情的另一面是,目前市场短期浮盈较多,北上资金需要阶段性战术休整,YH短期流动性回收概率较大。
如此一来,市场就形成了趋势、人气、成交量、板块和个股利多,浮盈、流动性和北上资金需要休整之组合,本周A股继续高位震荡整理或就是大概率事件。
整体来看,维持近期观点,中长期趋势向上,短期战术性休整明显,折中之下,本周行情或继续高位震荡整固。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