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销售渠道有很多,比如银行、证券公司、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在不同的时期,我们可能会通过不同的平台买基金。
截至2022年底,全市场共有公募基金管理人156家,公募基金份额登记机构167家,公募基金销售机构411家。
中国基金报曾做过测算,投资者平均持有7个基金账户,但各份额登记机构账户体系却是相互独立的,缺乏行业统一的查询渠道。这样有个问题:买基金的时间太长、数量太多,有些可能都已经被遗忘了。
最近中国结算新推出了一款APP就可以查询我们所买所有基金,帮助基金“海王”们不再忘掉一些随手储备的“零花钱”,有新闻报道有人用它找回了20万。
这款软件的名字叫做“基金E账户”现在大家就可以在各大软件应用商店下载。由于当前“基金E账户”APP还处于公测阶段,下载之后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绑定,投资者只要联系自己持有的基金公司的客服,都能获得邀请码,邀请码具有唯一性,不可多人注册。

此外,也有不少基金公司趁机推广自己官方APP,下载APP,注册后就能获得邀请码。如果不想下基金公司的APP,也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按照指引操作,就能绑定自己所有的基金账户。
中国结算指出,后续待“基金E账户”App试运行结束后,将开放用户注册,即无需填写邀请码。
有空的时候可以查查,说不定真有一笔“遗忘的财富”等着你。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基金E账户支持的是场外公募基金的查询,如果我们是买的场内基金,比如ETF基金,现在是查询不了的。
这个软件只是提供基金的查询功能,不支持基金买卖操作,也不知到具体的盈亏情况。即便是这样,个人觉得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可以通过基金E账户找回之前被遗忘的基金。
但也有人有疑问:“‘基金E账户’的推广,很多人遗忘的基金被发现,会不会导致基金赎回?”
其实,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能被遗忘的资产大多是零钱,因此就算这类基金被赎回,也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接着,我们来探讨一下投资收益率达到多少才能财富保值呢?
最近20年,我们名义GDP的年化增速是12.2%,最近10年速度降低了,也有8.43%。
如果20年前有了100万,不想工作了,需要在这20年中获得年化12.2%的投资回报,现在手里的钱就应该变成1000万左右,才能让自己的财富地位不掉队。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的名义GDP增速,可能还会在8%左右,那就至少要有8%以上的年化投资回报,才能保住财富地位。这个收益率只靠配置债券类资产就不太可能达到了,还得配置权益或者房产才有希望。

如果投资收益达不到这么高,又想保住财富地位,就要靠打工来凑,加上工资让自己的财富实现超越8%的年化增长,自己在社会中的财富地位才能提高。
积蓄越少的时候,打工带来的收益提升就越大,没钱的时候找一份薪水多的工作好好干,是最能提升财富地位的方法。
等积蓄逐渐变多,打工带来的效益就会变少,那时候保住财富地位就主要靠投资了。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