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将持续调整归因为人民币汇率波动上。
从定性的角度看,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也是这轮反弹行情的重要驱动因素。人民币转强的拐点就是市场的起涨点。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弱,的确对市场是不利因素,扰动也是立竿见影的。
但从定量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从7.37升至6.69,上升了0.67,对应指数涨了400多点。
而近期的贬值,到今天是6.98,下跌了0.29,相当于回吐了自去年11月以来涨幅的40%,但是A股还能一直维持在当前位置,仅仅只回落了1%左右。
对此,乐观的人认为,市场能够扛得住汇率这么大一波贬值压力,看似弱实则强。而悲观的人则认为,本周美联储还将接连有一系列的扰动,后市还是会扛不住要补跌。

这个大家见仁见智。不过事实就是,市场扛住了这波汇率40%的贬值,我相信这是因为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底层逻辑,也是当前市场真正的锚定,那就是经济复苏。
在复苏的初期,是会有非常多的扰动,让人容易产生复苏很弱的错觉。于是,市场上时不时就流传各种鬼故事,挑动恐慌情绪。
但是经济运行规律本来就会经历一个由弱转强的过程,不可能会有刚从ICU出来,立马就可以去KTV。
因此,目前市场利好和利空都是很客观的,剩下的就是做选择题。一个是锚定经济复苏,一个是锚定鬼故事。以鬼故事作为交易锚点是非常危险的,极容易被情绪反复收割。我会选择锚定经济复苏。
现在马上就是两会了,对经济复苏的预期,一旦叠加上强政策的驱动,很可能产生巨大的预期差空间。

昨天盘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重磅文件,顶层设计,指明了未来中期内A股市场的重要方向。
数字经济炒了这么久,很多小伙伴都没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一句话总结就是:各行各业进行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
所以整个《规划》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句: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虽然A股的炒作都是以软件类公司为主,但《规划》真正想推广的其实是类似汇川技术、广联达这种在某个细分领域把数字化做得比较深的企业。
如果把数字经济看做一个产业链的话,软件类的公司可以看做是上游,提供算法、数据集、训练模型等,在各个行业深耕的巨头,才真正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但是,这是一个中长期的方向,对于前期股价已经被炒到高位但可见的中期内业绩不能及时跟上的品种,投资者需要更小心更谨慎一点。这个大方向的行情未来会此起彼伏,反复炒作。
接下来的短线为了稳妥起见,则最好尽量选两种类型的标的:要么是股价处在相对比较低的位置或股价上涨刚刚启动还没有涨太多的标的;要么是虽然股价累计涨了不少,但公司接下来将高确定性地爆发性释放业绩,并且释放业后绩对标同行还具有相当的估值优势的标的。
如果是准备中长线持有的标的,则对竞争格局、天花板、估值、门槛、成长性、生命周期、预期差、行业竞争力、市场需求等等仍然是要重点考虑的。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