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出口数据出炉,一季度我国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9.89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万亿,同比增长8.4%。
一季度拆分来看,三月份的预期增长是-5%,实际增长14.8%,而一二月份累计出口是负增长-6.8%,3月份靠一己之力把整个一季度拉回来水平线以上。

其中,对美国出口按照人民币计价是大幅下滑了10.4%,但是,这是人民币计价,如果按照美元计价,下滑的更多。但从美国进口反而是增加了。对欧洲是同比增0.2%。
对东南亚是同比大幅增加出口的,增幅达28%。对俄罗斯,同比大增了59.3%。
所以我们看到总体按照人民币出口去计算,同比增长是因为我们对东盟以及俄罗斯出现了大幅增长所带动的。
反而对欧美其实都是负增长,尤其是对美国,按照人民币计价,一季度出现了高达10.4%的负增长。
欧美一直都是我们非常大的贸易地区。而且,坦白讲欧美的单子是最好拿的,而且毛利也相对高的。如今主要地区出现了这样的表现,这对出口来说不算是一件好事。
不过,数据当中有一大亮点是一季度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三样产品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
其中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英国这前五大市场增长都接近了翻倍。

这三样产品一季度合计总增长66.9%,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近两个百分点,是非常有质量的增长。
这个数据说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反馈到了出口层面,这几大产业也成为了国内相比国外具有显著优势的产业。
作为相对国外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又处于高速发展的早期阶段,必然会成为外资标的选择时的候选。
我们再把视野缩小到汽车板块,一季度汽车板块出口的增速是非常惊人的。我们把所有产业的出口帧数放在一张表格上,就能看出来这种强势。
自从2021年新能源汽车爆发以来,汽车出口量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汽车出口量200万辆,同比+101%,2022年出口量达到311万,同比+55%。
今年一季度的增速达到了81.6%,而第2名农产品的增速只有7.4%,要远远大于其他板块。
而汽车行业的出口额如此大幅度地增加,对于传统汽车出口国家韩国、日本、德国的冲击又是极其巨大的。
根据全球汽车出口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已经超过了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距离第一名的日本也不是很远了。

2023年在碳酸锂价格下降,新能源汽车价格下降的大环境之下,我们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也是有可能的。
汽车行业是可以出口卖给其他国家的消费者,赚全球的钱。
所以尽管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能会进入非常内卷的一年,但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确实是有望逐步替代部分房地产行业在经济中的地位。
而产业的变迁,又会使得全球地缘政治方面出现大变。目前看日韩有跟美国加速捆绑的迹象,里面就有这几个国家的出口支柱被冲击,三国联手遏制中国高新产业发展的出发点。
这一份出口数据也反映出另外一个很残酷的现象,国内产业的优胜劣汰正在进入到拼刺刀的阶段,有些新兴产业目前高速成长,相关的从业人员感知到的经济是向好的,具有景气度的;
而一些传统行业则出现了很大幅度的萎缩,所以另外一方面很多人觉得最近国内的精致很严峻,下岗很普遍。
这种割裂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有很真实的数据支撑。
而从从业人数上来看,新兴产业的从业人数在全国劳动人口当中的占比比较低。而走下坡路的传统产业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反而是就业人口集中的领域。
这就导致了国内整体的收入格局分化严重,人数众多的从业人员收入下降了,从大众消费角度上看,整体消费能力会有下降的压力。
虽然国内消费整体偏弱,但进出口数据的改善至少让我们能够松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