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科技加持生活,线上购物已成为当下广为普及的生活方式,但任何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并非空中楼阁,当我们谈论它时,一定是在谈论一套与之匹配的消费体系。
2020年9月,家乐福中国融入“苏宁大家庭”已满一年。
易购内涵走向线上:加码到家服务
科技加持生活,线上购物已成为当下广为普及的生活方式,但任何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并非空中楼阁,当我们谈论它时,一定是在谈论一套与之匹配的消费体系。
早在疫情期间,家乐福就上线了家乐福小程序,其后,又不断完善线上流量入口、高效拣货系统和库存管理平台布局,以最大力量,保障疫情下居民生活的物资供应。
关键是,相比第三方平台,小程序等自有流量入口无疑较容易在疫情结束后获得更多的用户留存和离店消费。
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增强自身的到家服务能力,家乐福在全国210家门店建设“快拣仓”,同时将供应链全面接入苏宁小店,与家乐福门店3公里半径覆盖的800多家苏宁小店互相打通,形成了1000家履约中心布局,从订单处理、仓库分拣、配送等全链路为到家服务提速加码。
易购818战报显示,7月31日至8月18日期间,家乐福到家订单大幅攀升,短期峰值暴增,而订单履约率仍保持在98%以上。
从线上到线下,从隐藏在订单背后,到消费者可感知的变化,家乐福一直在不断迭代进化。目前,在全国52个城市,家乐福建立了同城零售配送的服务标准,为用户提供线上下单3公里一小时达、同城半日达、一日三达等多种服务,同时,还在试点城市开辟次日达。
如果说以前的家乐福就是一个传统商超,是一个等待消费者上门的“被动守候者”,如今通过苏宁平台延伸“触角”的家乐福,已经变成了一个以实体单店为圆心,覆盖周边10公里甚至全城半径的“到家服务者”。
门店进化:成为“生活服务中心”
“‘专注好服务’,是苏宁始终不变的‘一’。”
好服务的标准是什么?或许除了在于让用户即便宅家也能一键买遍生活所需的便捷,也在于让用户有时间来逛商场时,能用最少的时间,享受最舒适的体验,买到最心仪的商品。
大部分传统商超卖场,对顾客来说就是一排排迷宫般的货架,而如今的家乐福,更注重卖场的功能区设计与场景化打造,更有品质生活体验馆的味道。融合一年,家乐福从一个“单频”的传统商超,成为了带有全场景生活服务中心味道的“多频”卖场。
苏宁电器店、红孩子等业态纷纷进驻家乐福,对购物与服务品类开展精细化运营,全面匹配远场、中场、近场的消费者,带来更优惠、更全面的到店到家购买体验。
近日,苏宁易购(002024)的生活服务平台苏宁帮客也完成了全国家乐福门店的入驻,为用户提供家电安维、清洗、回收等多项服务项目,满足消费者对社区家庭服务的各种需求。
毫无疑问,这是苏宁与家乐福中国深度融合的结果。
苏宁易购注入的“专注好服务”基因被消费者广泛感受,其发动的服务场景变革也不断在家乐福体系内落地开花。相信只要家乐福继续与苏宁易购在流量、服务、供应链等方面持续融合,家乐福的本土化全场景零售之路只会越走越宽广。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2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44.03亿股,占流通A股56.63%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8.99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下一篇:秦安股份期货投资再度亏损逾1亿元
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本文“入籍苏宁易购一周年 家乐福中国服务能力持续升级”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