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北上资金,一般是指在香港联交所开户,并通过陆港通渠道参与内地沪深交易所股票交易的资金,由于其地理上的资金流向是由南向北的,因此被称为北上资金。
虽然相比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陆港通开通时间要晚很多,但由于其交易状况相对透明,且规模增长比较快,因此受到大量关注,在不少内地投资者眼中,被视为是外资的代表。甚至有内地的基金公司按北上资金的投资标的设计基金产品,走上了模仿北上资金投资的道路。
由于北上资金来源复杂,并且受到不同投资主体性质的影响,本身在操作上也不具备高度协同的基础,它只是香港证券市场上参与陆港通交易资金的统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外资主流资金。
不过,在实践中人们发现,每次在北上资金连续净买入一段时间后,A股市场都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而每当出现北上资金连续净卖出的时候,A股市场则往往表现比较疲弱。于是有人把北上资金称之为带有导向作用的“聪明资金”,认为还是外资对市场看得比较准,善于抄底及逃顶。其实,这里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
当有一定规模的资金连续买入股票时,不管这种资金究竟是什么类型,股市通常都是比较容易上涨的,反之亦然。相对于内地中小投资者分散的操作来说,北上资金的体量算是相对大一些,但与内地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相比,则算不上很大规模。每天百亿元级别的买卖,在市场上的占比并不大。只是,内地机构投资者的交易信息,普通投资者并不容易了解。相反北上资金的买卖,则是一目了然。这种信息披露上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北上资金关注度的提高,并且由此形成了对北上资金操作行为潜移默化中的认同乃至神化。
但北上资金实际的运行情况,很难说一定是能够明显领先大盘的。北上资金在总体规模上也不算很大,其对大盘的影响也有限。因此,夸大北上资金的绩效及对市场的作用,并不妥当。
今年6月以来,内地证券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跌,而这期间北上资金也是在持续卖出,饱受股市下跌之苦的投资者,在寻找行情下跌原因时,有的就把矛头对准了北上资金,认为是外资“砸盘”导致A股低迷。而此间也确实有外资大行发布看空中国A股的报告,这就更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北上资金连续净卖出行为的不满。
其实,股市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有其自身的原因,靠几个报告不可能左右其走势,部分非主流资金的进出,也不可能对行情的运行产生根本性的作用。将股市的下跌归咎于是因为北上资金的连续净卖出,这有点以偏概全,不是科学的态度。
虽然近段时间北上资金是净卖出,但是今年以来它还是处于净买入状态。而且,A股市场上跌得多的板块,往往还是北上资金参与较少的。显然,与神化北上资金一样,将其妖魔化也不是客观理性的态度,并不可取。
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是历史的必然,虽然在开放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本质上是利大于弊,因为它不但给中国市场引来了资金,也有利于其规范化运行,促进发展。北上资金作为陆港通交易的产物,它是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产物,也是加快境内证券市场走向世界的有效力量。北上资金在一段时期的连续买入与卖出,应该基于市场的大背景来分析,把出于避险因素的卖出视为“砸盘”,并不符合实际。
证券市场本身就是由买卖双方组成的,根据不同的预期所形成的交易,只要在具体操作上没有违反规则,就应该予以认可,而不是情绪化地指责。在行情好的时候把北上资金称为聪明钱,行情不好的时候又将其看作市场上的破坏性力量,都是脱离实际的。对此作出准确的判断,是我们脚踏实地搞好市场的重要基础。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桂浩明:对北上资金不应神化也无须妖魔化”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