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各种社会经济实体向投资者出具的债权债务凭证,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那么,债券停牌意味着什么呢?债券停牌是好是坏?股票先生为您准备了相关内容供参考。
债券停牌是什么意思?
债券停牌意味着债券不能买卖。
一般债券可因以下原因停牌:
1、发行债券的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交易所有权暂停债券上市。
2、如果公司的重大信息尚未披露,或者已披露的信息不符合要求,交易所可以暂停债券。
3、如果债券价格波动异常,交易所可以根据发行人的申请或实际情况暂停债券。
4、如果发行人未能按时还本付息或未能按约定履行加速还款义务,交易所可以暂停债券。
5、上市公司内部有重大调整,如股权重组、收购并购、增资扩股等。公司的重要股东和股权结构将发生变化,导致债券暂时停牌。
债券停牌好还是坏?
债券停牌与股票没有直接联系,这本身就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这取决于债券停牌的原因。
如果债券因不良原因停牌,如发行债券的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无法按时偿还本息,可能意味着公司现金流不好,债务问题严重,导致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的担忧,对股票不利。
如果债券因积极原因停牌,对股票有利。比如上市公司收购兼并,股权结构暂时停牌,对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会增加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对股票有利。
以上是关于“债券停牌意味着什么?债券停牌是好是坏?”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金融知识的信息,你可以点击下面的课程来学习。
本文“债券停牌意味着什么?债券不能买卖”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