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4月,法国总统宣布为欧盟生产的电动汽车提供补贴,然后敦促欧盟开始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贸易战。9月13日,欧洲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称中国电动汽车充斥欧洲市场,价格低廉,扭曲了市场。反补贴调查从9月13日开始,到10月4日决定,还有一些投票和抽样决定。明年6月9日最新的第一次裁决措施宣布,明年9月7日开始征税,最新征税截止日期为明年10月7日。反补贴调查不仅是指直接给予消费者的购买补贴,也是政府给予企业的广义补贴,包括各种优惠政策。欧盟调查的重点可能是出口退税和政府补贴。 2. 中国有多少汽车公司受到反补贴调查对中国汽车公司的影响?在反补贴调查的情况下,国内汽车企业会有什么区别?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主要集中在特斯拉、上汽、明爵、木兰等品牌,以及比亚迪的原始PLUS,以及一些合资车型和海外出口车型。在反补贴调查开始时,所有来自中国的品牌都可能受到影响。然而,根据美国反补贴法案的运作模式,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白名单来享受补贴。虽然除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外,欧洲、日本和韩国的其他车型都没有入选初始白名单,但美国随后与日本签署了与欧盟协商的关键矿物协议,一些日本车型进入了补贴清单。因此,虽然一开始中国美国和欧洲血统品牌和我们购买MG车型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随后由于不同汽车公司的背景和公共关系能力,我们认为最大的影响是独立品牌,如明爵和比亚迪,特斯拉和易捷特等合资品牌将有办法避免关税。自主品牌可能对不同企业和国家的关系影响最大。此外,反补贴调查的最终裁决可能要等到明年10月或9月。在此期间,企业出口到欧洲不应增加相关税,但需要加快当地投资和工厂建设。 如果自主品牌想避免反补贴税,除了海外建厂还有别的办法吗?或者现在已经被列入名单,你想投诉的成功有多高?首先,如果企业被起诉,如比亚迪或上汽明爵,企业必须积极邀请当地专业律师团队处理诉讼。如果他们不回应诉讼,欧盟对企业的关税将继续增加。此外,企业和政府都应该游说德国政府和德国工业协会,将欧盟内部分化,不要让他们与法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在海外建厂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实际操作难度较大。现在中国在东盟建了很多工厂,尤其是在泰国。 Q&AQ:反补贴调查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有什么影响?不同的汽车公司会受到怎样的对待?A: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反补贴调查可能会产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主要集中在特斯拉、上汽、明爵、木兰、MG等品牌,还包括东风易捷特等合资车型的达奇亚spring和smart。但根据我们的分析,自主品牌的汽车公司,如名爵和比亚迪,最有可能受到影响。而特斯拉和易捷特这两家汽车公司可能会通过避免关税来应对影响。另外,我们还看到比亚迪、上汽等一些自主品牌汽车公司计划在欧洲建厂,这可能会减少一些短期影响。但最终的反补贴调查裁决预计要到明年9月或10月才会出来,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加快在当地投资建厂的速度。 Q:如果自主品牌想避免反补贴税,除了海外建厂还有其他办法吗?上诉的成功程度有多高?A:除海外建厂外,企业还应积极寻找当地的律师团队来应对诉讼。如果企业不应诉,欧盟对企业征收的关税将继续存在。尽管最初可能会被征税,但我们预计欧盟内部的立场将会改变,特别是对德国等重要市场而言。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和政府应该游说德国政府和相关协会,分化欧盟的立场,使其不再与法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至于其他规避方法,虽然理论上可能可行,但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Q:泰国的产能是否足以辐射到欧盟市场?A:泰国最大产能可能只有12万辆,小企业可能只有2万辆,是否足以辐射到欧盟市场仍存在疑问。 Q:如果中国的产能转移到东盟,欧盟会对非欧盟的电动汽车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吗?A:如果欧盟意识到中国的产能转移到东盟,仍将对非欧盟的电动汽车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因此不建议企业选择东盟作为产能转移的目的地。 Q:法国和德国对法案的态度决定了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吗?A:法国和德国在整个欧盟都有更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法国。目前的建议是通过与德国的谈判,通过一些措施打击法国或法国相关利益相关者的产品,向德国发出信号,并坚定地与中国站在一起。 Q:其他欧盟国家的意见重要吗?A:法国、意大利、捷克共和国等国家与法国和德国的立场一致。目前的策略是首先说服德国。如果德国或整个欧盟不对中国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已经准备好了对策。 Q:市场补贴对各国电气化进程有什么意义?A:目前,欧洲国家在电气化过程中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对中国的税收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市场补贴主要由各国决定。英国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推迟5年,整个欧洲国家的电气化进展发生了变化。 Q: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有贸易保护措施吗?A:欧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有关税和贸易壁垒,这导致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兴起。但历史表明,欧盟的保护主义措施并不总是保护当地产业,最终可能导致自身产业破产。 Q:在欧洲,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的贸易保护会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吗?A:虽然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是不同的产品,但贸易保护和演变的规律可能是相似的。包括电动汽车出口欧洲市场在内的光伏和动力电池最终将面临反补贴或反倾销的压力,这可能导致企业的生存竞争。只有龙头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Q:欧盟的调查是否涉及车辆零部件和动力电池?A:根据目前的情况,欧盟的调查主要针对电动乘用车,而不是商用车和零部件。动力电池公司需要注意的是,碳足迹法案不包括在欧盟的调查范围内。 Q:国内是否有汽车公司可以摆脱政府补贴的存在?A:目前,中国还没有汽车公司能够完全摆脱政府补贴的存在。与此同时,欧洲对企业的补贴也可以追溯,即使补贴已经停止,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仍有可能发生。 Q:欧洲fsr生效后,可能会追溯以前的补贴。企业如何证明自己没有接受补贴?A:企业需要聘请专业的法律团队来解决欧洲当地的诉讼问题,并证明他们不接受国内政府的补贴。这包括证明没有优惠土地、拨款项目、R&D费用的加播,并证明没有政府补贴。 Q:出口信用担保可能成为欧盟反补贴调查的一个点吗?A:出口信用担保可能成为欧盟反补贴调查的调查点。如果企业出海的产品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出口信用保险获得一些补偿。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欧盟的关注。 Q:优惠贷款会成为欧盟打击企业的一个点吗?A:优惠贷款可能成为欧盟打击企业的一个点。例如,企业在做某事时获得了深圳市政府的优惠贷款,这可能被欧盟视为一种补贴形式。补贴的形式很广,可能包括税收、现金、物资等。 Q:要突破反补贴调查,中国企业最好的办法就是本地化建厂。建议企业很难与欧盟当地企业合资,建议自己建独资厂。如何看待在欧洲建厂面临的一些程序化的东西和成本?如何权衡中国企业的利弊?A:按照欧美法律,企业可以接受投资审查,法律相对透明。在欧洲投资可能需要一段磨合期,一些零部件可能需要从中国进口,但欧盟的反补贴或反倾销并不适用于中国零部件,因此不应受到影响。此外,欧洲生产的动力电池可以避免碳足迹和碳关税的征收。如果你不能在欧盟站稳脚跟,攻击美国市场将会更加困难。因此,企业必须迈出最困难的一步,效仿丰田、本田、现代起亚等企业,通过投资在当地建厂,实现海外发展。产品出口只是国际发展的最低水平,未来的发展必须走出整个产业链。否则,中国企业只留在中国,仅仅出口而不是当地投资建厂,将难以持续下去。 Q:在欧洲非欧盟国家建厂有可能避免反补贴调查吗?A:在欧洲非欧盟国家建厂的选择并不多,英国可能是一种选择。然而,英国汽车工业严重萎缩,汽车制造成本非常高。如果企业真的想在欧洲建厂,最好选择东欧或中欧国家,如匈牙利或捷克共和国,因为他们对欧洲当地的工厂了解不多,可能会有一些工厂可以购买。但欧盟最近出台的法案将增加收购当地工厂的难度。 Q:对于跨国汽车企业来说,哪种方式更容易建厂和收购工厂?为什么?A:建工厂可能是最后唯一的选择,因为更容易买到工厂。虽然现有工厂的改造速度更快,但零建工厂的时间成本和其他成本更高。选择建厂的国家和方式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一对一的谈判,因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欧洲。如果你和当地人谈得好,会给你一些方便。如果你谈得不好,你就不能。 Q:美国对中国汽车的关税是多少?如果欧盟也征收关税,可能会达到什么比例?A:目前,美国对中国汽车的关税约为67%。对欧盟征收关税的比例,我认为最惠国的税率是10%,加征关税的比例可能在10%到50%之间。 Q:在什么样的关税比例下,中国汽车出口到欧洲会有一些竞争优势?A:比较有竞争力的车型,比如达奇亚的spring车型,在关税增加到30%或25%之内仍然可以抵消关税。如果关税超过30%,像特斯拉这样的车型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对于比亚迪的海豚车型,我认为企业仍然有能力在30%以内消化关税,但超过30%的关税将变得困难。 Q:在欧洲,比亚迪和长城等汽车公司是否有可能面临反补贴调查?是否有可能调查实际控股人而不是产品生产地的问题?A:对于像比亚迪和长城这样的汽车公司在欧洲面临反补贴调查的可能性,专家表示,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可能性很小。因为比亚迪在法国有工厂,在法国生产公交车。此外,比亚迪没有业务,欧盟可以制裁的对象通常包括实际控股人。专家还提到,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果企业不想在当地建厂,只想做贸易,可以尝试一些迂回的方式进入市场,比如寻找贸易公司进行贸易,以降低贸易风险。他举了奇瑞在伊朗市场的例子,通过OEM出口来规避伊朗制裁的风险。 Q:请更新美国IRA的最新进展和您的看法。A:专家认为,美国在法律层面上的立法效力非常值得中国政府学习。他们通过通货膨胀减少法和芯片缺乏芯片和科学法来限制中国工业。专家指出,中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正在增长,但从大加拿大的进口来看,中国与全球的脱钩可能真的在加剧。专家认为,通货膨胀减少法案能否持续是最大的问题,因为一旦补贴不能下去,消费者就相当于一纸空文。另外,专家提到,尽管法案已经死亡,但最终能够实施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企业各自的游说能力。专家还提到,三星SK、海力士等在中国投资建厂的企业,已获得对中国出口芯片的长期豁免权。 Q:美国汽车产量停摆、整车及零部件出口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影响如何?A:中国企业可能无法将整车出口到美国,但零部件可能有补充出口回国。中国产业链自给自足能力很高,对中国影响不大。 Q:明年四季度和明年你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紧急情况如何?A:到明年上半年,可能会加快向欧盟出口一批车辆,以避免反补贴。出口量应在第四季度和明年年底保持快速增长。此外,东盟市场的需求也很好,澳大利亚、新西兰、拉丁美洲、中东等地区的出口也很好。企业要考虑市场的多样化,不要把鸡蛋放在篮子里。 Q:你有信心法国和其他国家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解决办法吗?A:我相信中国企业和政府必须有能力采取反制措施,威慑利益集团。虽然我不能透露具体措施,但国家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我希望企业能够提振士气,坚定地走向国际化,因为这种情况在国际化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参考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三思行研
上一篇:OEM:赛力斯、江淮汽车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反补贴调查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有什么影响?”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