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浙江国祥IPO暂停,市场怀疑公司是否属于同一资产二次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对浙江国祥进行了专项检查。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浙江国祥有不止一个疑问,包括新股发行定价高、企业上市前清算股息等。事实上,这些问题并不仅仅发生在浙江国祥身上。在a股市场的历史上,一些新股也存在上述问题。

a股市场的IPO堰塞湖现象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即使IPO发行节奏在过去两年中保持活跃,仍有数百家企业排队,仍有许多企业期待上市。任何长期密集排队的现象都必须与利益的驱动分不开。如果没有利益的诱惑,就不会有排队上市的想法,a股市场迫切需要发挥三个“补丁”。

第一个“补丁”,长期存在新股发行定价过高的现象。

根据浙江国祥的报价分析,除了无效报价和前1%的最高报价外,8547个有效配售对象的报价范围为7.8元至81.94元,最终定在68.07元,发行市盈率为51.29倍。可见报价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包括所有8732个配售对象的报价,浙江国祥的报价范围为7.8元至103.5元。换句话说,最高报价比最终发行价高出50%。

报价差距巨大,反映出参与报价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判断存在明显差异,不排除部分机构盲目报价。归根结底,它可能与当前a股市场的新股盈利效应有关。无论报价如何,第一天都可能有炒作的机会。同时,高报价似乎更有利于大股东的利益,但高发行定价并没有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利润。从中长期来看,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性价比也会大大降低。

针对新股发行定价偏高的现象,不妨增加更多的约束规则。比如新股的发行定价可以比同行业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利润5%-10%。比如发行估值高于同行业平均估值的新股,大股东等重要股东自然会推迟限售股的解禁时间。另一个例子是,对于报价虚高、报价溢价率超过50%的机构投资者,如果连续两次发生类似情况,将根据其溢价包销,并列入黑名单,一年内禁止参与报价。

二是“补丁”,严格规范所有限售股绕道减持,解禁日后才允许减持。

对于一些限制性股票,他们往往不愿意等到限制性股票解除禁令后才减持股份。在实践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减持价格,一些限制性股票采取了绕道减持的方式。例如,抓住规则漏洞质押限制性股票的股权,伪装地实现减持的目的。例如,限制性股票贷款参与转换凭证伪装减持。此外,还可以通过上市当年的大比例股息,伪装实现实现的目的。

针对限售股绕道减持,必须堵住这一规则漏洞。限售股本身具有成本优势和信息优势。一旦提前流通,显然会造成集中抛售的压力,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不公平。因此,将设定一定的限售期,以避免扰乱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但是,所有限售股都必须等到禁令解除后才能减持。

三是“补丁”,增加资本市场违法成本,从根本上增强市场威慑力。

在全面实施注册制度的背景下,注册制度的本质是形式审查,不同于审批制度的实质性判断。在正式审查的背后,关键是要加强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任何违反信息的行为都将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二级市场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应当从重处罚。同时,针对欺诈上市、财务欺诈、非法信函等行为,不妨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的做法,让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承担巨额罚款,列入长期黑名单,全额赔偿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在浙江国祥暂停IPO的背后,a股市场迫切需要“三补丁”来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是改善a股市场投资生态和吸引力的关键。

相关阅读

本文浙江国祥IPO暂停,市场怀疑公司是否属于同一资产二次上市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