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年的下跌,目前的估值基本处于底部。
尤其是8月份的医疗反腐风暴,把医药股打进了18层地狱,大家都逃不掉!
因此,目前医药股的估值可以说是极具吸引力,给一点阳光,就能爆发出巨大的上涨动力。
那机会在哪里呢?
让我们扫描每个细分板的情况——
第一类消费板块:医院、药店和中药。
类消费板块是长坡厚雪的好轨道,过去十年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牛股众多。
然而,就像消费部门陷入内需低迷一样,今年大部分类消费医疗部门的表现也很低迷,暂时很难恢复雄风。
尤其是类消费板块最好的轨道——眼科和牙科。
一方面,民间消费转向国有医院,转移了民营医院的需求;
其次,暑假的6月至8月是全年的旺季,但现在被这一波经济低迷所推迟,未来几个月将进入淡季,更不用说预期了。
因此,类消费板块还需要等待。
接下来是医疗器械板块。
在过去的几年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板块大放异彩,但现在时代变了,小甜甜成了牛夫人。
主要问题有两个:
一是疫情结束后产能过剩,呼吸机、疫苗、低值耗材是重灾区。
另一种是集采,高值耗材是重灾区。
目前,2023年第四批高值耗材的收集正在进行中,包括眼科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在内的两个品种首次纳入。
从集采数量和集采产品成熟度来看,第四批集采力度仍在加强。
再加上反腐败,主要打击的是高价值耗材的采购,所以市场观望情绪估计会持续一段时间。
然而,这个板块今年也有一些结构性的机会。
一是产品有出口能力,但疫情期间受到抑制,今年出口细分恢复。
比如IVD化学发光产品的龙头新产业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去年疫情放开后,业绩开始强劲反弹。
观察其出口结构,2023H1海外主营业务收入6.49亿元(+32%),其中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2023年,H1海外市场销售2271台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较去年同期增长20.28个百分点。
二是集采前份额小,集采后市场份额大幅提升的细分领域。
典型的是惠泰医疗。2022年电生理集采落地后,公司产品全线中标,将医院渠道准入渗透率从27%提高到70%。
今年上半年,公司在400多家医院完成了3500次三维电生理手术 与2022年全年3000例左右相比,全年预计完成9000-10000例手术,预计增长超过 200%。
可以说,疫情结束和集采风暴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都是一个风险,但对少数公司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然而,大的整体机会还没有出现。
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是创新药和CXO产业链的机遇。
创新药板块也存在设备板块存在的问题,如集采、反腐、产能过剩等。
8月,全国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336亿元,环比下降6.3%,这是反腐败导致诊疗量下降和数据下降的反映。
9月,安徽集采开锣,涉及管制麻醉羟考酮,打破了精麻药不参与集采的原有预期。
恒瑞医药,仿制药和创新药龙头,中期报告业绩低迷,第二季度毛利率84.16%,低于第一季度报告的84.35%,净利率20.51%,低于第一季度报告的22.46%。
显示产能过剩带来的利润率下降问题仍在继续。
然而,创新药物和CXO板块的机会在于,它们面向海外,受海外需求驱动的空间更大。
以一级市场融资数据为例:
2023年8月,国内创新药物融资金额大幅下降,融资金额为40.3 亿元,同比下降 46.48%,环比下降29.17%,风雨飘摇。
但与此同时,8月份全球生物医学领域发生了90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为20.54亿美元,环比增长24.56%。
8月,CXO领域共发生23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约4.57亿美元,环比上升约 454%。
由于美国经济强劲,海外市场阳光明媚。
因此,具有出口能力的创新药物和CXO领导者率先实现了业绩逆转。
首先是减肥药赛道。
减肥药迎合了现代人的健康需求,是一条前景光明、需求巨大的轨道。
自从诺和诺德的新一代减肥药利拉鲁肽问世以来,它迅速风靡全球。近三年,股价从20美元上涨到100美元,市值高达4000亿美元。
随后,礼来制药加入竞争,股价从疫情期间的120美元涨到了最近的600美元,羡慕别人。
因此,全球各大药企纷纷入局,在利拉鲁肽类似的多肽药物赛道上大踏步前进。
据FDA透露,截至2023年8月,全球批准多肽类数量约为112人,其中包括多肽类 2023年新增获批多肽药物5种。
国内企业看到机遇,只争朝夕。
第一波机会来自利拉鲁肽GLP-1上游相关CDMO股。
CDMO,即药企代工,这方面一直是中国企业擅长的,质优价廉,只要能抢到订单,业绩很快就会爆发。
第一种是诺泰生物。
诺泰生物2023年中报,上半年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49.38%;扣除0.4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76.12%。
产能迅速扩大。建德工厂一期产能107万升,二期车间产能18万升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明年将投入使用另外22万升;
连云港工厂有两个多肽原料药生产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术改造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0月底完成。
自去年10月以来,诺泰生物股价已经翻了一番。
但GLP-1OEM需求巨大,诺泰生物抢头彩,并不意味着其他CXO领头羊没有机会。
很快,药明康德和凯莱英就跟进了。
根据中报,药明康德营业收入188.71亿元,同比+6.28%,排除新冠肺炎商业化项目后收入同比+27.90%;扣除47.61亿元的非归母净利润,同比+23.67%。
单看2023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08亿元,同比增长6.74%,排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39.50%;扣除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28.92亿元,同比+35.42%。
显然,第二季度的业绩开始逆转。
主要动力是化学业务,如寡核苷酸和多肽。公司TIDES业务(主要是寡核苷酸和多肽)营业收入13.30亿元,同比+37.90%,预计年收入增长70.00%以上。
在产能方面,公司常州基地投产2000升多肽固合成釜,2023H1。
9月27日,药明康德发布公告,其子公司在常州和泰兴开展多肽生产车间产能扩建项目。
扩建完成后,预计新产能将于2023年12月投入使用。届时,我公司的多肽固合成反应器体积将从原计划的2万L增加到3.2万L,增加50%以上。
凯莱英也不差。
根据中期报告,虽然整体收入和利润仍然低迷,但毛利率开始上升。
2023Q2毛利率57.49%(同比+9.24pct,环比+9.09pct),净利率44.43%(同比+2.79pct,环比+16.51pct)。
主要原因是多肽等新兴业务开始成交量大,推动毛利率的提高。
公司23H1新兴业务板块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34.89%,其中合成大分子(多肽、小核酸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58%。、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同比增长160.85%。
根据公告,公司23年上半年加快多肽商业化产能建设,预计H1公司24年固相合成总产能将超过1万L。
第二波机会来自创新药物的跟进。
诺德利拉鲁肽在中国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华东医药、信达生物、万邦医药、爱美客等多家制药公司都进行了研发。
目前国内超重/肥胖临床试验药物15种,GLP-1R靶点14种,GLP-1R单靶点激动剂7种。
其中,华东医药和信达生物相对领先。
其实不仅仅是减肥药的赛道。仔细看,国产创新药最近的好消息还是很多的。
比如:
9月29日,美国渤健宣布,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物BAT1806已获FDA批准,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关节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和全身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
该产品是由百奥泰开发的FDA批准的首款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2021年4月,渤健与百奥泰达成合作协议,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BAT1806在中国以外的生产、开发和商业权益。
还有ADC轨道。自从日本制药公司第一家和第三家公司在ADC癌症药物方面取得成功以来,2022年单一DS8201药物的年收入已经达到15.84亿美元,不到3年就超过了10亿美元。
该行业预计到2026年全球销售额将达到62亿美元,成为新一代抗癌药明星。
这是一个大机会,类似于当年流行的PD-1抗癌药物。
目前,一批国内创新药企已经抢进,其中恒瑞药6种新型ADC药物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百奥泰5种 百利天恒、科伦博泰、迈威生物、信达生物 4 钱,相对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荣昌生物有HER2 ADC RC48已获批上市,多个3 临床在研。
在疫苗方面,智飞生物最近宣布,该公司已获得GSK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独家代理权,预计将复制HPV疫苗时代的辉煌。
由此可见,创新药和CXO板块近期新机遇不断,接下来,三季报业绩陆续上榜。
君临将密切跟进。君临财富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8月医疗反腐风暴,医药股打进18层地狱,大家都逃不掉!”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