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事项

国信化工观点:公司2023Q3利润环比增长。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02.62亿元(同比+12.4%),归母净利润21.42亿元(同比-32.5%);其中,2023Q3单季度收入70.14亿元(同比+24.6%,环比+11.8%),归母净利润8.80亿元(同比-3.0%,环比+28.9%),扣除归母净利润8.61亿元(同比-1.7%,环比+33.9%)。2023Q3销售毛利率为29.0%(同比-2.4)pct,环比+1.6pct),销售净利率为12.6%(同比-3.8)pct,环比+1.3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4.0%、4.2%、1.3%,总费用率11.6%(同比-1.7pct,环比-2.0pct)。2023年Q3利润环比持续改善,总成本率下降。

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在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产品钛白粉/海绵钛/铁精矿/磷酸铁产量为87.65/3.79/262.34/4.89万吨,同比为+18.13%/+54.84%/-0.87%/+322.53%;销量为88.57/3.48/342.87/4.02万吨,同比+23.41%/+40.06%/+24.87%/+262.94%。公司新增产能顺利释放,主要产品销量同比明显增长,领先地位巩固。

成本支撑叠加需求复苏,预计钛白粉价格稳步上涨,海绵钛价格稳步上涨。根据Wind数据,2023Q3国内金红石钛白粉平均价格约15715元/吨,环比稳定;成本端钛精矿(攀46)价格约2193元/吨,环比稳定;金联创硫酸价格指数约191,环比+47%。成本支撑叠加需求回升,预计钛白粉价格将稳步上涨。海绵钛价格触底反弹。2023年9月,国产海绵钛均价约5.3万元/吨,环比8月均价+3%,呈现稳定反弹趋势。

超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项目投入运行,钛精矿自给率再次提高。公司继续提高自有矿山钛精矿产能,提高原料自给率。2023年9月,公司超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创新示范工程生产线正式投产。该项目解决了技术问题,实现了尾矿钛资源的高效回收,显著降低了尾矿排放、节能减排,帮助了“双碳”目标,不仅改善了公司自身的钛供应,而且对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上涨;项目投产低于预期;下游需求低于预期。

投资建议:

公司钛白粉行业领先地位稳定,钛精矿自给率逐步提高。我们保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2.4/40.1/47.5亿元,同比增速为-5.2%/+23.8%/+18.4%,EPS为1.36/1.68/1.99元,当前股价为14.2/11.5/9.7X,保持“买入”评级。

1

2023年Q3公司利润环比增长

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02.62亿元(同比+12.4%),归母净利润21.42亿元(同比-32.5%);其中,2023Q3单季度收入70.14亿元(同比+24.6%,环比+11.8%),归母净利润8.80亿元(同比-3.0%,环比+28.9%),扣除归母净利润8.61亿元(同比-1.7%,环比+33.9%)。2023Q3销售毛利率为29.0%(同比-2.4)pct,环比+1.6pct),销售净利率为12.6%(同比-3.8)pct,环比+1.3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4.0%、4.2%、1.3%,总费用率11.6%(同比-1.7pct,环比-2.0pct)。2023年Q3利润环比持续改善,总成本率下降。

超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创新示范工程生产线正式投产

2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产品钛白粉/海绵钛/铁精矿/磷酸铁产量为87.65/3.79/262.34/4.89万吨,同比为+18.13%/+54.84%/-0.87%/+322.53%;销量为88.57/3.48/342.87/4.02万吨,同比+23.41%/+40.06%/+24.87%/+262.94%。公司新增产能顺利释放,主要产品销量同比明显增长,领先地位巩固。

3

成本支撑叠加需求复苏,预计钛白粉价格稳步上涨,海绵钛价格稳步上涨

根据Wind数据,2023Q3国内金红石钛白粉平均价格约15715元/吨,环比稳定;成本端钛精矿(攀46)价格约2193元/吨,环比稳定;金联创硫酸价格指数约191,环比+47%。成本支撑,需求复苏,预计钛白粉价格将稳步上涨。海绵钛价格触底反弹。2023年9月,国产海绵钛均价约5.3万元/吨,环比8月均价+3%,呈现稳定反弹趋势。

超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创新示范工程生产线正式投产

4

超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项目投入运行,钛精矿自给率提高

公司继续提高自身矿山钛精矿产能,提高原材料自给率。2023年9月,公司超细颗粒钛铁矿加强回收创新示范工程生产线正式投产。该项目解决了技术问题,实现了尾矿钛资源的高效回收,显著降低了尾矿排放、节能减排,帮助了“双碳”目标,不仅改善了公司自身的钛供应,而且对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上涨;项目投产低于预期;下游需求低于预期。

6

投资建议

公司钛白粉行业领先地位稳定,钛精矿自给率逐步提高。我们保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2.4/40.1/47.5亿元,同比增速为-5.2%/+23.8%/+18.4%,EPS为1.36/1.68/1.99元,当前股价为14.2/11.5/9.7X,保持“买入”评级。

附表:财务预测与估值:

超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创新示范工程生产线正式投产

-国信证券

相关阅读

本文超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创新示范工程生产线正式投产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