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长亭:新增万亿国债对股市低谷具有强烈的防御意义
个人观点供参考。因此,买卖自担风险
【温馨提示】劝新老投资者量力而行.不透支家庭资产进入股市,更不用说杠杆贷款了,不要指望进入股市一夜之间致富,即使是超级牛市也会有大幅下跌的风险。长亭只是一个全职的普通投资者,没有任何团队和助手,请注意筛选!
[政策导向]
今年第四季度,财政将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所有增发国债将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政府,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的不足。在25日上午10点举行的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表示,考虑到额外发行的国债被纳入财政赤字管理,将通过公开发行和确定的年度国债发行进行总体安排。增发国债承担还本付息,并将于今明两年安排使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2024年结转使用5000亿元。
【盘口点评】
虽然今天的中国股市股指表现依然一般,但却给整个市场带来了非常积极的意义。两项相关政策十分令人眼花缭乱:1)增发10000万国债,2)降低香港印花税。特别是目前股指下跌3000点以下,突然增发万亿国债,有点类似于2008年4万亿救市的重要预期。自2023年7月25日以来,股市利多政策不言而喻,至少是常长亭入市27年以来从未经历过的重要一年。
中国股市永远是政策市场,尽管大多数投资者经常说,正是因为他们听了中国政策市场的话,他们才陷入泥潭,难以拔出。但如果你真的从心底认识到中国政策市场——当你叫你买股票时,你必须坚定地自信,专注于购买。当你喊风险时,你不应该去杠杆化透支。
回到沪深两市盘口,我们来看看增发万亿国债后的两市风口:
【】万亿国债是灾后重建恢复经济的重要受益方向,当然是一批基础设施的受益方向。今日两市以000680山推股份为首的相关股票,早早封板已显示路线。在这一大政策下,水利建设、地下管道等都是最大的风向。然而,我们必须记住,2008年的万亿灾后重建和4万亿刺激经济是两种性质。在不炒房的大国策下,不要以为房地产业是灾后重建恢复经济的亮点。
[]在新的工业化和早期的新兴技术基础设施下,在这一万亿美元的国债政策下,这是受益的总体方向。增加计算能力、大数据、5.5G等相关基础设施仍然是恢复经济的亮点——换句话说,当前的新时代趋势必须与技术有关。
【】在挖坑见底的背景下,关注个股的战略布局是我们投资者最重要的。第三季度业绩公布后,三年疫情后经济复苏的第一份年报即将到来。这是主力机构完成饮食业绩最大的亮点。尤其是随着股指的下跌,这类业绩增长股的股价也达到了历史低点,大量廉价成长股必将成为主力机构扫货的对象。
【】之前有【捷荣科技】,现有【圣龙股份】,市场增加了【高科技发展】这种财富爆增的股票,会在整个市场不断叠加,也会出现一批又一批类似的股票。这正是我在早期阶段向你强调的——也是股市财富再分配的时候。每次股指再创新低,都会酝酿造出大量超级牛 股。而此时此刻,一大批拥有巨额资金的主力机构,更能深刻理解其意图,市场也迫切需要一大批这样的冲锋前进的号召力。
总之,27年来首次经历了短期积累如此多的政策利益,股指不涨反跌的信号并不意味着中国股市 无可 救药,而一批手握巨资的主力机构,为了以后的重大市场,正在加大收集廉价筹码的力度。
据专家介绍,股指上涨1000点,可增加25万亿市值,促进消费。
上一篇:今年赤字率上调至3
下一篇:万亿国债概念股掀起交易限额浪潮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常长亭:新增万亿国债对股市低谷具有强烈的防御意义”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