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一、事件

复合铜箔产业化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安全性、低成本和轻量化。在锂电池大规模生产扩张和产品性能提高的背景下,复合铜箔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开辟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兼容性强等性能优势。近年来,随着技术研发、设备改造、生产线调试、试生产试验验证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复合铜箔产业化加快。

二、简介

复合集流体是以PET等原材料薄膜为基膜,通过真空涂层等工艺在双面积聚铜/铝分子的复合材料。采用“金属-聚合物材料-金属”三层复合结构,在聚合物PET/PP膜表面形成纳米级金属,然后通过水电镀将金属层沉积增厚到1μm以上。

复合铜箔产业化核心驱动因素是安全性、低成本和轻量化

复合铜箔有五个优点,预计将逐步取代传统电解铜箔:1)高安全性:聚合物层是一种不易断裂的绝缘材料,加热会产生断路效应,大大降低电池热失控的风险;2)高比能:聚合物层质量较轻,电池中活性物质的比例增加,能量密度可提高5-10%;3)长寿命:聚合物材料膨胀率低,表面均匀,电池寿命可以延长5%;4)低成本:潜在成本理论上可以比传统箔降低50%以上;5)强兼容性:可广泛应用于消费、动力、储能电池等领域。

大规模生产前夕,复合铜箔的商业化难点在于降低成本。目前,复合铜箔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设备制造商,中游是铜箔制造商,下游是电力、消费和储能电池制造商。目前,复合铜箔的制造成本仍高于电解铜箔,成为限制其大规模商业化的主要因素,因为制备工艺、设备生产速度、良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未来,随着设备迭代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复合铜箔将有很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假设磁控溅射设备的速度提高到15m//min,电镀设备的速率提高到13m///min,良率提高到90%,预计复合铜箔生产总成本可降至2.88元/m2,低于传统铜箔生产成本25%以上。

复合铜箔产业化核心驱动因素是安全性、低成本和轻量化

三、市场

加快复合铜箔产业化,对复合集流体的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如果年中第二轮循环测试结果从年底到24年上半年顺利开放,可以考虑掌握三条主线:终端性能提高的电池制造商;2)即将批量生产的制造商;3)订单第一的设备制造商。

工业化初期,复合铜箔生产总成本为3.29元/m2,其中制造成本占34%。未来,随着设备生产效率和良率的提高,产品良率将提高到90%,磁控溅射设备的生产速度将提高到15m/min,电镀设备的生产速度提高到13m///min,复合铜箔生产总成本预计将降至2.88元/m2,其中制造成本预计将降至24%。

预计2025年复合铜箔市场空间将超过291亿元。

复合铜箔产业化核心驱动因素是安全性、低成本和轻量化

相关阅读

本文复合铜箔产业化核心驱动因素是安全性、低成本和轻量化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