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科技日报》报道,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一项突破性新技术可能会完全改变合成生物学领域。该方法被称为克隆重编程和组装平铺天然基因组DNA(CReATiNG),为构建合成染色体提供了一种更简单、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它可以显著促进基因工程,促进医学、生物技术、生物燃料生产甚至太空探索的进步。研究成果于12月20日发表在《自然通信》杂志上。
CReating的工作原理是克隆和重组酵母的天然DNA片段,使科学家能够在细胞中创造合成的染色体,而不是自然对应的染色体。该创新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结合不同酵母菌株和物种之间的染色体,改变染色体结构,同时删除多个基因。
CReating提供了使用天然DNA片段组装整个染色体的机会。该方法显著降低了成本和技术障碍,提高了药品和生物燃料的生产效率,为环境生物修复方法铺平了道路。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是重新排列酵母中的染色体片段,改变其生长速度,突出遗传结构对生物功能的深远影响。
未来合成生物产业有望快速增长
广义上,合成生物学是指通过构建生物功能元件、装置和系统来设计和改造细胞或生命体,使其具有满足人类需求的生物功能,甚至创造新的生物系统。
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已成为一条新的黄金轨道。据中央广播网报道,合成生物产业的未来活力是无限的,目前的产业前奏刚刚开始。中国的优势在于市场庞大,供应链完整,多年来深入发酵领域,发酵技术领先,试验能力领先。它是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医疗原料等生物材料的最大生产国。
根据CB 根据Insights分析,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8%。其中,中国作为全球合成生物市场的重要市场之一,预计2025年合成生物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美元。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的经济影响将达到1万 1亿美元。在这样的全球产业前景下,中国无疑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受欢迎的概念股在年内获得了1000多项机构研究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有20多家合成生物产业公司。华西生物开发的胶原水光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同时,在合成生物技术的帮助下,公司成功开发了自身知识产权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原料。
梅花生物的主要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饲料氨基酸、食品添加剂、胶体多糖、医用氨基酸等相关产品。
基于现有的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嘉必优正在开发中α-熊果苷、依克多因等化妆品原料。
金城医药虾青素设计产能3000吨/年,其生产技术主要涉及合成生物学和发酵工程技术。
通过合成生物技术,普利制药可以获得纯度超过98%的红景天苷。目前,公司正在深入开发功能性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的红景天苷原料。
今年以来,合成生物概念股共进行了110次机构调查,参与了3718家机构。嘉必友是机构调查最频繁的,今年共进行了13次调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0.6亿元,同比下降22.41%;第三季度末,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有一只社保基金组合出现,持仓市值1.18亿元。
华东医药参与研究机构最多,共1044家。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21.89亿元,同比增长10.48%;在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有两只社保基金组合。数据宝
上一篇:华新创力涉嫌购回95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