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有问题吗?没问题。但站在2023年已经看得很清楚,上述担忧不会成为现实。首先,到2030年,我们可能不会有14.6亿人。2022年,中国总人口开始下降;其次,除木浆外,还有草浆和废纸浆。2022年,中国废纸浆占纸浆总消耗量的57%;最后,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加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媒体、文献、办公等越来越多领域的纸张使用量也在迅速下降。悲观主义者很容易赢得声誉,但他们不能赢得未来。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悲观预言,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无一例外都是错误的。原因是悲观的逻辑推理主要是基于过去和现状的线性外推,未来的演变是非线性的,充满了意外和意外。就像进化一样,这些偶然和事故中的好因素将被识别和放大,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繁荣和前进,以避免在预测中被摧毁。在《理性乐观派》中,作者马特·里德利曾评论说,每10年左右,总会有一轮新的悲观主义者兴风作浪,断言自己站在历史杠杆的平衡点上。既便是在1875~在1925年的50年里,电力、汽车、打字机、电影、大学、室内厕所和疫苗等新事物极大地改善了欧洲人的生活,但许多欧洲学者仍然沉迷于衰退、堕落和灾难的预测。生物学证据表明,悲观基因比乐观基因更常见。只有20%的人有明显的羟色胺转移体长基因。有这种基因的人天生就喜欢光明的一面。心理学证据表明,绝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者,一元的损失需要两倍的收入来弥补。也许,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自然乐观的基因更容易被恶劣的生活环境淘汰,所以我们的祖先遗传给我们,主要是悲观的基因。毕竟,面对生存,悲观预期的失败是什么?即使误判10次,只要一次就够了。但在投资领域,悲观的基因变成了阻力而不是帮助。因为从中长期来看,经济持续增长,股市持续上涨,时间站在乐观的一边。长期上升,短期波折。乐观的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的乐观愿景来抵御短期的曲折;悲观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在每一轮熊市的底部下车,然后在黎明前下车。说到这里,相信很多投资者都要拿过去两年的数据说话。诚然,在过去的两年里,悲观的投资者更好地保护了他们的钱包,而乐观的投资者一次又一次地被锁定在底部。也有许多投资者,在乐观和悲观之间不断转变,反复受到市场的打击后,现在集中在悲观的一边。最近经常想,市场估值这么低,谁还在这个位置卖?一开始,我的结论是各种强制卖家。后来,我发现这可能远不止于此。大多数人都在选择、出售或观望、悲观和出售。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正确”。在投资领域,要警惕各种“趋势”和“正确”。公众共识很少成为赚钱的来源,因为共识会把估值推向极端,从众是错误的,无论是极端高估还是极端低估。在这个阶段,悲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逆势买入是正确的操作。正如霍华德·马克斯所说,“广泛的负面意见可以降低风险,因为价格中所有的乐观因素都被消除了。因此,过去两年没有必要用市场来证明悲观的合理性。由于过去两年市场不佳,悲观情绪将成为投资者的共识,股票投资的风险将继续降低,成本效益将越来越高。投资要向前看,要长远看。从长远来看,周期总是在最后。当一种趋势持续很长时间时,逆转就成了唯一的必然。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判断趋势何时逆转,也不知道什么因素会导致趋势逆转。投资者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警惕,调整行为,拒绝跟上市场共识造成的错误行为。如果你敢逆势而上,赚钱只是时间问题。此时此刻,大胆做一个乐观主义者!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要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包含的信息或意见只是观点交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宏言原创,为“薛宏言微语”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站在2023年已经看得很清楚,上述担忧不会成为现实”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