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经济将在高通胀和高利率下艰难前进。虽然它没有陷入衰退,但复苏过程相对缓慢和不平衡。2024年,全球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2024年全球经济将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这些将如何传播到国内经济?
近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参观了《春风再生》——《首席连线》2024年跨年市场展望节目,展望2024年宏观经济运行。
美联储可能在6月份开始降息
“人们去年关注加息,而今年更关注发达国家的降息。降息的前提是通货膨胀已经从高点下降,并开始下降。总的来说,我们对2024年发达国家的判断是,通货膨胀将进一步下降,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到2%的目标水平。例如,我们预计美国的通货膨胀将在今年年底回到2.5%左右,但预计距离2%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朱海斌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失业率上升缓慢,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率。根据综合判断,我们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6月左右开始降息,预计全年将降息约125个基点。”
朱海斌认为,今年美国经济可能处于软着陆状态。与去年的经济表现相比,今年的增长率将放缓,年增长率预计在1.5%左右。在政策层面,他指出有两个关键原因。
第一点是利率政策。虽然美联储去年开始激进加息,但直到2023年中左右,实际利率才真正开始突破1%。目前,考虑到CPI和政策利率,实际利率水平约为2%~2.5%。即使根据市场预测,2024年利率将降至4%左右,鉴于通胀预期将降至2.5%,实际利率水平仍将高于1%的中性水平。因此,预计2024年美国金融条件的紧缩趋势将继续。
二是2023年美国实际财政赤字率为7.3%,比2022年增长3.7个百分点,即接近9000亿美元(约6万亿元人民币)。这种规模的财政支持在2023年美国经济超出预期的表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可能从7.3%降至5.9%。因此,预计2024年美国将面临货币和财政政策收紧的双重压力。
谈到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朱海斌认为,全球预计将进入主要央行开始降息的环境,这将在某种意义上对中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2023年,由于美国利率高,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特别是美元在一段时间内走强,资本回归美国市场,间接干扰了中国或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美联储今年如预期进入降息渠道,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外流的担忧将逐渐消退,预计将为今年国内货币政策回归正常以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提供更多的空间。
其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去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不到1%,而中国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仍略有上升。朱海斌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对全球出口增长相对乐观,预计增长率将超过3%。“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预计今年中国出口总体上将逐步恢复正增长。”
消费和投资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引擎
展望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就增长引擎而言,朱海斌预计“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出口)的细分结构将回归疫情前的状态。
“具体来说,我们预计消费和投资将为2024年GDP增长做出主要贡献。年消费(按实际值计算)预计将增长6%。收入增长有望成为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家庭储蓄率有望进一步降至疫情前水平,这将为实际消费增长带来百分点贡献。”朱海斌说。
与此同时,预计投资活动将继续反映政策导向。朱海斌表示,2023年的投资活动表现相对不同:一方面,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表现稳定;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摩根大通预计,2024年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领先,央行将出台万亿政策支持经济适用房和城中村改造,预计将减缓房地产投资的下行趋势。
在其他方面,朱海斌预计2024年财政政策将转向更有利于增长的方向;房地产市场尚未完成调整,需要关注供给侧的变化;债务交换和重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地产和地方政府隐藏债务问题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但仍需要推进一系列相关的结构性改革。
在货币政策方面,朱海斌预计今年将有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和两次降息。此外,预计将进一步努力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一方面,央行可以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三个项目的支持约万亿元,也可以通过再贷款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隐藏债务的重组。”虽然我们预计将看到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但推出大规模刺激的可能性很低。”
我们需要关注中小银行的风险暴露
谈到2024年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朱海斌指出,需要关注通缩风险、房地产、消费等。此外,新兴领域可能存在产能过剩。
“就金融体系而言,除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隐藏债务外,未来一两年需要关注的新风险点是中小银行风险的暴露,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环境下,银行体系整体利差收窄,利润下降,资本可能难以继续支持信贷增长的稳定。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和区域性银行的银行制度风险可能会进一步暴露,这需要引起重视。”
决策者以资本市场为重点,提出了“激活资本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那么,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呢?
“从现实环境来看,资本市场IPO发行制度改革确实迈出了非常成功的第一步;从中长期来看,未来资本市场应从当前的融资功能慢慢拓展和完善到投资功能。在我看来,这需要三个方向。”朱海斌说。
朱海斌指出,注册发行制度改革后,下一步要加强监管和退市制度。近年来,退市制度的建立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退市公司的比例大幅上升,但近两年来,退市公司每年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与世界主要成熟资本市场相比,退市率仍然较低,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退市制度。第二个方向是继续改进和改进资本市场交易工具的类型和产品,确保交易量扩大后不会过度干扰价格,确保市场有足够的需求和供应。
朱海斌说:“第三个方向是允许市场上有更多不同的观点,这样就会有买卖双方,交易会更活跃,市场会更成熟。”。
澎 湃 新闻
上一篇:华为MR概念股有哪些?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2024年全球经济将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