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未来哪些企业在模块产业链中更受关注。
目前,a股光模块的主要领导者是中际旭创。新一盛、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剑桥科技也是二三线阵营,市场关注度较高。
骡子是马,我们拉出来溜溜。
一、收入规模。
根据2023年Q3披露的数据,华工科技72.08亿元>中间旭创70.3亿元>光迅科技43.27亿元>剑桥科技23.30亿元>新易盛20.87亿元。
华工的收入规模最大,但主要原因是其业务复杂。
华工科技有以下四大业务板块(2023年6月数据):
华工正源-光通信设备,收入占36.56%;
华工激光-激光先进制造设备,收入占29.33%;
收入占29.08%的华工高理传感器;
华工图像-激光全息防伪,收入占3.86%。
华工科技是一家学校企业,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研发资源良好,但早期业务混乱,激光、软件、医药、互联网,一切混合,所以业绩很差。
直到2003-2007年,经过两次业务剥离,主营业务才逐渐聚集在光电器件相关业务上,走上正轨。
只看光模块业务,中际旭创是老大,华工正源的收入只有26亿元左右,连光迅科技都不如。
二、属于净利润。
也是2023年Q3数据,中际旭创12.96亿元>8.11亿元华工科技>新易盛4.29亿元>光迅科技4.14亿元>剑桥科技1.20亿元。
徐创的表现遥遥领先,充分体现了领先者的强大盈利能力。
其次,人们关注的是新易盛,以最终的收入规模,实现了第三个净利润水平,赚钱能力也很强。
三、利润率。
毛利率:中际旭创31.75%>新易盛28.19%>23.88%的华工科技>剑桥科技22.72%>光迅科技21.80%。
净利率:新易盛20.58%>18.67%的中间旭创>11.22%的华工技术>9.38%的光迅科技>剑桥科技5.16%。
从毛利率可以看出,中际旭创不愧为光模块大哥,高端产品价格销量占很大比例。因此,毛利率只有30%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其800G光模块在2023年率先起量。
许多读者在君临后台留言说,中际不仅有800G、1.6T光模块产品,华工科技,光迅科技也有这些产品啊,也在推出啊,你为什么不看好呢?
是的,现在几乎所有的800G产品都是行业标准,每个人都有产品线。1.6T产品一般开始小规模测试,准备量产。
但问题是:销量和销量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如何?
理想的是卖30-50万元的车,卖得不错。广汽埃安甚至推出了128万元的超跑Hyper SSR,但是销售比例太远了。
因此,中际旭创的领头羊能够扎扎实实地获得相对较高的毛利率,仍然有足够的成就。
其次,新易盛刮目相看。
它的毛利率排名第二,净利率甚至高于中际,以20.58%击败了中际旭创的18.67%。
仅仅是2023年表现出色吗?不是的。
仔细看过去三年的数据,20-22年,新易盛的净利率分别为24.61%、22.76%、27.29%均高于中际旭创的12.43%、11.52%、12.80%。
为什么这么好?
让我们比较一下2023年Q3新易盛和中际旭创的营业成本差异:
中际销售费用占1.15%<新易盛1.22%
中际4.12%的管理费用占比>新易盛2.74%
中际研发费用占6.70%>新易盛4.80%
大致可以看出,新易盛主要得益于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的极端挤压,从而提高了利用率。
2022年两者净利率分别为12.80%、27.29%,差别更大。我们来看看三费的情况:
中际销售费用占0.94%<新易盛1.59%
中际管理费用占5.26%>新易盛2.55%
研发费用占中际7.96%>新易盛5.65%
差别更大,新易盛的管理费用率只有中际的一半,可见管理效率很高,
此外,新易盛的研发成本率较低,销售成本率较高,反映出这是一家更强调通过营销获取客户,经营相对激进的企业。
四、利润增长。
2023Q3同比:剑桥科技62.83%>52.01%中间旭创>华工科技12.40%>光迅科技-15.80%>新易盛-43.66%。
2023Q3环比:中际旭创23.94%>7.69%的华工科技>光迅科技-1.05%>新易盛-21.91%>剑桥科技-47.45%。
剑桥科技同比增速第一,环比增速倒数第一。
这家公司的经营是一言难尽的,过去十年的业绩波动很大,总是坐过山车。
其它财务数据,利润规模小,全年收益率低于10%;
资产负债率超过50%,现金流紧张,22Q3货币现金只有3.9亿元,但流动负债高达31.15亿元。
因为缺钱,我甚至想出了一种售后回租固定资产的方法,那就是卖掉固定资产,然后从买家那里租回来,相当于抵押贷款。
老板是美籍华人Gerald G Wong,虽然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但他更擅长资本运作。
第一家叫光桥的公司后来卖给了西门子,第二家叫新桥的公司成立于2006年,后来改名为剑桥。业务一直比较杂,毛利率常年低于15%。
2017年上市,圈了一大笔钱。
2018-2019年,两家美国和日本企业共花费9660万美元进入光模块行业,然后将生产线搬到上海。
看看过去几年的主要成分,2018年最大的收入是无线网络和小基站,2020年成为宽带接入终端,2021年是电信宽带,现在需要完成模块...
变色龙没有它换得快。
2023年,光模块行业进入牛市,剑桥科技随之沾光,年初宣布:
“下一代400G硅光和800G硅光模块正在开发中,下一代数据中心CPO产品正在研究相关的光电混合包装技术。”
今年3月,一些投资者谈到了“微软计划推出Chat-GPT4”,官员立即回应说:“该公司直接或间接通过通信设备提供商向微软提供高速光模块产品。”
经过多次炒作,股价一年飙升8倍,荣升“妖股之王”,随后大股东高位减持,精准逃顶。
果然是资本玩家。
从长远来看,无论剑桥科技有多少“黑科技”,都很难让人放心持有。
毕竟其光模块业务占2022年只有12.63%,总规模4-5亿元,同期只有行业龙头中际旭创的5%。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光模块行业,这样的规模已经很难有机会获胜了。
更适合短线炒家。
————
除剑桥科技外,中际旭创依然稳如老狗,最新业绩同比,环比增速最高。
华工科技和光迅科技表现平庸,始终处于中下游水平。
这两家公司有许多相似之处。
前者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办企业,后者是邮电部固体器件研究所的国有企业。他们都在武汉,人力资源优势强,但管理保守,发展相对缓慢。
唯一的优点是股价便宜,五家企业中市盈率和市净率较低。
也算:一分钱一分货。
令人惊讶的是,新易盛,23Q3的利润同比增长,环比双负增长。
发生了什么?
新易盛最后一轮业绩爆发始于2019年。
在短短四年内,亚马逊的收入从2018年的7.6亿元飙升到2022年的33.11亿元,进入数字通光模块市场,赢得了亚马逊的大客户。
22年,其海外业务收入占81.32%,仅次于中际旭创的86.88%。
同期华工科技10.82%、41.28%的光迅科技相对较低。
这一轮光模块产业的爆发,主要是由海外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热潮驱动的,能否进入海外市场,业绩差异很大。
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当年Q3海外四大云厂商(Amazon、Microsoft、Google、Meta)总资本支出接近5500亿元,同比增长34%。
由于国内经济低迷,阿里、华为、腾讯、百度等四大国内云制造商开始削减资本支出。
相应的是: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的业绩爆发表现远好于光迅科技和华工科技。
华工科技的激光业务得益于前两年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幸运的是,光迅科技是最慢的,年收入增长率为个位数。
与新易盛相比,中际旭创规模大,客户分散,更稳定。
新易盛的收入规模只有中际收入的四分之一,产品线单一,管理效率更高,风格更激进。
从其客户构成来看,第一大客户占29.67%,第二大客户占12.03%,第二大客户占41.7%,因此很容易受到大客户订单的影响。
亚马逊AWS是目前主要的400G产品,订单量占45%。
这是主要的风险点和机会点。
与中际旭创的老板相比,新易盛的老板高光荣中专毕业,更草根,足够拼搏。
它愿意all 大客户in也愿意用较少的R&D人员和投资,全力押注一款有前途的产品。
例如,2022年,海外子公司Alpine通过全资收购 Optoelectronics,对硅光子技术的深入介入,目前正在积极推广LPO 800G产品,努力赢得META这个大客户。
一旦赌注成功,黑马的本色就会被杀死。来源-君临策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未来哪些企业在模块产业链中更受关注?”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