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 说白了,全职炒股一分钱也赚不到

    2024-03-10 20:33:00 收藏

很多人说全职炒股需要勇气,也有人说全职炒股需要技术。

其实全职炒股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基础经济满足物质生活。

说白了,全职炒股一分钱也赚不到。你能过上好日子吗?

因为炒股是一种收入不稳定的现金流,而生活是一种稳定的现金流,必须花费。

在全职股票投机的早期阶段,稳定现金流是最基本的条件。它可以给你更多的时间成本,让你沉淀在股票市场,提高你的生存概率。

事实上,良好的经济基础,特别是投资本金,也可以帮助一个人在全职股票投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全职炒股100万本金远比全职炒股10万本金容易,全职炒股1万本金难以应对生活压力。

所以,在开始全职炒股之前,首先要权衡一下有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去做。

现在已经不是当初了,林园拿8000元进市,徐翔拿3万元闯荡,赵哥拿10万元潇洒的时代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准备至少半年的现金流,并在未来1-2年不断保留现金流储备,才有可能全职炒股,依靠自己的能力。

本金基础最好在20万以上,否则难度系数会大很多。

至于炒股技术,其实需要的是对市场入门级的认知,其他的可以在全职过程中不断磨练。

从结果来看,保持自己的市场平均水平是最低和最低的底线。

假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达不到这一标准,同时又没有明显的改善或改善迹象,建议放弃。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以炒股为生,或者说,毕竟市场上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投资为生。

这是事实,也是结果。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有些职业,注定做不到,力所不及,要懂得放弃,不能强求。

股市总是只有少数人赚钱,股市没有学习班,否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股神。

即使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股票,我也从来不把自己定义为全职炒股的人。

我身边有几个全职投资者,严格意义上不是全职投资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炒股前都有经济自由,只有我在自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全职”炒股之前,我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毕竟一旦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放弃了很多生存技能。

说白了,全职炒股失败了,那么这两年的经验积累,很难转移到其他行业的其他领域,是一条没有回头路的弓。

作为一个15岁的老投资者,经历了两轮大牛市和熊市,在全职转会上犹豫了很久。

如果有些工作是时间,可能没有经济效益,股票投机类似于创业,时间可能会赔钱。

赔钱的结果一定是对家庭的影响。毕竟费用就在那里。不管你是炒股还是做什么,你应该花的钱都不会少。

因此,在这样做之前,我试图开始建立现金流,以确保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在股市亏损的情况下不受影响。

每年15-20万的基本费用,要从理财利息、房租中收获,才能保证。

一套房,7500/月租金收入,4000左右的理财收入,包括银行理财、存单、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保险等。,资产量级在100万左右。

我还有一份“工作”,可以算是投资顾问。我同时向投资建议收取一些咨询费,年收入10-20万,相对稳定。

只有确认了这些基本收入,才能保证我的基本生活费用,才能进入股市。

那是2018年,也是很有挑战性的一年,除了一月,全年基本上都是熊市,而我在两月过年后全职开始工作。

那一年,该指数开盘3314,收盘2493,累计下跌近25%。几乎所有板块都同样下跌,没有幸存者,这是2008年以后单年最大的下跌。

十年轮回,果然是对的。

熊市作为一个开始,真的是一种磨砺,也告诉所有想全职炒股的人,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个市场不相信眼泪。

一年后,不仅颗粒无收,而且负收益,损失近20万。

当时的心态其实挺崩溃的,压力很大,不敢和身边的人说话。

虽然整体亏损率略低于市场,但很多人说我的答案很好,但对于一个专注于只做一件事的投资者来说,真的很难接受。

想象一下,一年内,负收入,如果还需要维持开支,从股市拿出钱,那还能活下去吗?

如果当时没有准备,没有建立现金流,直接提款入市,估计已经“战死战场”了。

炒股的战术和技巧都是后话。假设在市场的配合下,有技术就可以炒股。有多少技术可以在熊市中生存,从本金中抽水维持现实生活?

所以,全职炒股的人,一定不是那些绝望的选择,而是有充分准备后的计划。

但熊市过后会有牛市,从2019年到2021年,这三年算是翻身了,整体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都很好。

也就是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等到百花盛开。

股市有轮回或周期,这也决定了职业投资者不能按月提取现金流养活自己,有时还要按年甚至几年计算。

但只要能掌握一定的投资规律,同时有一定基数的本金,全职炒股并不意味着一定跑不动。

因此,如果条件成熟,实际上可以尝试,前提必须是条件成熟。

相关阅读

本文说白了,全职炒股一分钱也赚不到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