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上市门槛要变了!
4月1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股票上市规则草案,分别提高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门槛。
其中,深圳、上海主板IPO第一套上市标准近年来净利润指标从6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创业板IPO第一套上市标准上市门槛新增,近年来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
谈到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表示,严格发行上市准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主板、创业板上市条件不适应,主要是财务指标低,部分申报企业利润小,抗风险能力弱,上市后业绩波动较大;其他相关指标不全面,引导企业申报合适板块的作用还不够。
在科技创新委员会和北京证券交易所企业方面,IPO的财务状况保持不变,其中监管机构对科技创新委员会企业的科技创新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红筹股企业和投票权差异企业的上市条件也保持不变。
为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交易所进行了“新旧划分”。未通过上市委审议的主板和创业板IPO公司应适用新规定,已通过会议的应适用旧规定。对于尚未参加会议但不符合新规定的IPO企业,交易所将指导其在其他合适的板块重新申报上市,并进行持续审计。
主板IPO三套上市标准修改
4月1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计划提高净利润、净现金流、营业收入和深圳主板三套上市标准的市值。
谈到为什么提高门槛,一些内部分析人士指出,自全面注册制度实施以来,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47家公司登陆主板,三年净利润总额为3.6亿元,去年净利润总额为1.5亿元。结合上市实践和上市资源,从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注册制度下主板上市的财务指标仍略低。
具体而言,本次修订的主板上市标准:
1、近三年第一套上市标准累计净利润指标从1.5亿元增加到2亿元,近一年净利润指标从6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近三年累计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指标从1亿元增加到2亿元,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指标从10亿元增加到15亿元。
2、第二套上市标准的现金流指标从1.5亿元提高到2.5亿元,进一步突出主板蓝筹股的定位,提高上市公司稳定回报投资者的能力。
3、适度提高主板第三套上市标准的预期市值和收入,将第三套指标的预期市值从80亿元提高到100亿元,去年营业收入从8亿元提高到10亿元,增强行业代表性,为市场提供更优质、更多样化的投资目标。
事实上,上述调整可以进一步突出主板蓝筹股业绩规模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企业上市后通过现金股息稳定回报投资者的实际能力。
一些资深人士表示,主板的定位应考虑行业地位、业务规模、核心技术技术、行业趋势、业务稳定性和转型升级。上述修订维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反映了两种思路。
一是突出行业代表性,需要围绕“主营业务行业发行人地位高,同行业业务规模”仔细评价,是指导各行各业具有充分代表性,蓝筹股企业在主板上市,让主板更好地发挥服务非常成熟的优质企业。
二是增加科技要素,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在主板定位中增加科技要素,关注发行人核心技术和技术是否相对成熟,符合行业趋势,促进稳定经营、转型升级。因此,主板定位评价维度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经营状况是否稳定,而且关注企业核心技术技术对未来经营业绩的支持,符合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创业板IPO第一套标准净利润增加到6000万元
在“大众创业创新委员会”方面,创业板IPO发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提高了财务指标的门槛。科技创新委员会IPO的财务状况保持不变。
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草案,深圳证券交易所主要修订了两套上市标准:
I.第一套上市标准的净利润指标将过去两年的净利润指标从5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并增加过去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的要求,突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2、适度提高创业板第二套上市标准的预期市值和收入指标,将预期市值从10亿元提高到15亿元,近一年营业收入从1亿元提高到4亿元,支持规模、行业和发展阶段适应创业板定位要求的企业上市。
谈到修订的原因,深圳证券交易所表示,其目的是突出抗风险能力和增长性。经纪中国记者了解到,从早期实践来看,一方面,创业板上市财务指标较低,引导IPO企业转移到合适的行业发挥作用不足,部分“线”标准IPO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抗风险能力不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导致主动撤回。创业板整体淘汰率超过40%,与上市财务指标较低有很大关系。
另一方面,近年来创业板IPO企业的财务指标普遍高于现有标准。创业板拟申报公司财务总监表示,据统计,创业板优秀企业上市前一年净利润超过6000万元;特别是近半年,90%以上的公司上市前一年净利润超过6000万元,中位数超过8000万元。一些经纪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人表示,去年下半年,为了满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投资银行提高了质量控制和核心标准,准备申请创业板项目的利润规模明显超过了新修订的上市条件。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暂不修订,即“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中国证券公司记者了解到,考虑到对优质企业的包容性,第三套上市标准可以继续使用。
修订后,创业板上市财务指标水平更加明确,有利于支持优质企业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数据统计显示,90%以上的注册创业板公司在市值超过200亿元的注册创业板公司上市前的财务数据符合新的净利润标准要求。新创业板上市财务指标有助于为真正有增长潜力的企业提供准确的融资支持。
据学者分析,新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财务标准有助于缓解上市排队现象,畅通企业融资渠道。“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第一套标准更适合大多数盈利能力稳定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第二套标准更适合少数盈利规模相对较小但质量较好的企业;第三套标准更适合发展潜力和战略价值较大的企业。”
IPO企业在审查中何去何从?
对于计划在a股上市的IPO企业,目前的草案已经明确了未来的上市标准。交易所还明确了在交易所排队审查的IPO企业的过渡安排。
对此,交易所表示,自规则发布之日起实施。未经上市委审议的深沪主板、创业板拟上市公司,应当适用新修订的上市条件。
深沪主板、创业板拟上市公司已通过上市委审议,适用修订前的上市条件。
对未通过上市委审议且不符合新修订上市条件的公司,交易所将引导其在其他合适的板块重新申报上市,并进行持续审查。
据中国证券公司记者统计,截至4月12日,上海共有183家IPO企业处于“受理、询问、暂停”阶段,3家已通过会议,10家已提交注册。在深圳,有多达244家IPO企业在“查询、暂停”阶段,26家已通过会议,6家已提交注册。中国证券公司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IPO上市门槛要变了!红筹股企业和投票权差异企业上市条件也保”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