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国家引导新一轮设备更换和旧换新
2024年2月23日中午,财经委员会成功召开第四次会议,重点讨论大规模设备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深入研究如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后,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为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
为进一步加深公众对“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旧行动计划”的理解和理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4月11日召开了国务院定期政策简报会议,详细介绍了计划的相关情况,为政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汽车换“能”——
对符合条件的报废高排放乘用车或新能源乘用车,购买符合节能要求或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定额补贴;金融机构可以独立确定自用汽车贷款的首付比例;完善充电(更换)、停车、智能交通等基础设施;实施二手车交易反向发票政策;推广上门收集服务模式。
推动家电换“智”——
财政安排现代贸易流通系统建设、县商业系统建设等资金支持废旧家电等可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补贴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支持家电企业优惠用旧家电购买节能家电的消费者。
推动家装厨卫“焕新”——
鼓励地方政府支持老房子装修、厨房、浴室等局部升级改造,促进家庭老化改造,促进智能家居消费。
二、机械(设备)是中信一级行业涨幅前三的。、汽车和家用电器的轨道
在政策背后,我们仍然希望解决供需问题。一方面,供给侧提高了淘汰落后产能(制度政策)的标准,另一方面,需求侧以市场化(资本政策)促进产品升级。当然,从投资和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仍然需要看看这些行业可能会带来什么变化。
应该说,定位非常高。一些证券公司指出,汽车政策指南首次在财经委员会会议上明确提到,会议机构比以往汽车政策提出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更高,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回顾过去,汽车以旧换新并非第一次。
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由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对依法设立的指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出售合格汽车,新车车主给予3000-6000元的置换补贴。
结果,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中国汽车销量1628万辆,同比增长60%以上。股价也表现不错。汽车指数在一年内涨幅为23%。当然,如果包括政策前后的影响,涨幅会更大。
这次更换也提前出现了一些“迹象”:例如,2023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13个部门在联合发布的《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支持旧车更新消费;另一个例子是,2024年1月,商务部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促销费的重点将是推动汽车和家用电器的更新。
根据过去的计划,很可能会有真正的金银政策补贴。毕竟,对于耐用消费品,最直接的补贴可以带来最直接的销售增长。
乘用车和商用车可能有更换的机会。乘用车主要是更新报废周期,独立的新能源品牌应该受益;商用车可能是第四个淘汰登陆的机会,叠加与“物流”有关,更换需求将相对较大。
家用电器涵盖家用、工业、商业等领域。它们也是节能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的重要提供商。他们对政策补贴非常敏感,尤其是在居民方面。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2009-2013年,国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两轮能效补贴等家电补贴政策出台,地方财政累计补贴超过1500亿元,其中80%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20%的地方财政直接补贴终端消费者。
在补贴的刺激下,家电的国内销售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了家电的消费需求,家庭平均所有权迅速增长。据商务部统计,在实施以旧换新政策五年期间,375亿元的补贴带动了3004亿元,回收旧家电,销售新家电8000多万台。
同期股价也表现不错,拉动了2009年初至2013年底家电指数走势,涨幅为187%,也不包括事件前后的影响。
回到现在,疫情过后,家电销售一直不温不火。在此期间,有一些政策,如“鼓励有条件地区的消费补贴”,但规模有限。
如果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成功实施,我认为应该会对每个人的家电、新兴家电和智能家电产生一些实质性的刺激。
总觉得设备端好像总是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可能是To B端的原因,也可能是撬动金额较大,从政策提出到落地,并不容易。
回顾2022年9月,央行为医疗、充电桩、新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系统等10个领域设立了2000亿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然而,由于许多因素,很少有信息继续推进。
这次会有变化吗?还是要看落地力度和资金到位情况。归根结底,决心有多大。
一方面,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监督局的领导,提高质量标准或准入门槛,促进企业更新;另一方面,各部门需要相互协调,加强财政和政策支持。
好消息是,国家发改委在节能降碳方面发布了设备更新指导意见。提到将利用政府投资、专项再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带动社会投资,引导企业进行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如果资金能够转移,设备更新和实施的可能性更大。
在具体方向上,我认为可能是高端制造的关键领域,如工业控制、机床、工程机械、机器人等。
三、设备更新的弹性计算
列出弹性大于100%的行业:
从更新弹性(平均每年更新量/年产销量)来看:拖拉机、电机、智能感知设备、库存建筑改造、铁路机车更新灵活,年平均更新量/年产销量预计超过100%。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中车和中铁组装这么强了吗?它们是中文字头,叠加了设备更新,自然非常强大。
这五类灵活性(平均每年更新量/年产销量)是什么?
拖拉机,行动计划规划期至2027年,假设改造期为4年,结合上述计算的464万台待更新量(方法相同),年平均改造116万台,是2023年国内表观消费量的2.9倍。
电机,参照行动计划,假设改造期为4年,则年平均改造3.25亿千瓦,占2023年产量的1.03倍。
智能感知设备,行动计划中提到“加快……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建设”,从2021年开始试点,2023年5月全面实施。根据各地公布的投资数据,估计试点期年投资25亿元,全面推进期投资约318亿元,对应弹性13倍(318/25)。
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策,“十四五”期间计划年平均改造0.7亿平方米。在设备更新行动的推动下,2024年、计划在2025年年均改造1亿平方米,是之前的1.4倍(1/0.7)。
铁路机车,参照国家铁路局“力争到2027年基本淘汰旧内燃机车”,相应改造期为4年,年平均改造约2000辆,是2023年中国中车年销量的2.26倍。海涵财经
四、市场暗线:中字头 + 设备更新
结合目前的市场风格(中字头、大市值),叠加优惠政策等因素,交叉公司可以关注。
或中字头+设备更新的公司,在市场认可的情况下,也可能有干预的机会。
比如今天表现比较强的:
中国中车(机车设备);
中建环能(磁分离水净化成套设备),
中核科技(工业设备零件);
中国西电(输配电及控制设备)
中材节能(环保装备)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国家引导新一轮设备更换和旧换新”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