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不会买银行股,但会分阶段投资银行ETF。主要有三个原因。
1、银行未来不会有大市场。
银行未来不会有太大的市场,这几乎是肯定的。
原因很简单。在当今经济发展阶段,银行已退居二线,成为底层基石。
说白了,银行是稳定器,但不再是经济助推器。
在国内需求的推动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这并不能成为银行的大跃进,也不能成为利润的来源。
银行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仍然很重要,但它不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未来就是这样,不会有任何进一步的机会。
如果传递到业绩和股价,银行整体涨幅不会太大,但年分红会相对稳定。
如果是这样的背景,银行在熊市中的表现可能会更好,但在牛市中不会有太大的表现机会。
基金会以防御为前提,配置银行股,而不是进攻。
2、选择银行股非常困难。
之所以不偏爱银行股,可能会选择指数基金和银行ETF进行投资,主要是因为银行股的选择其实很难。
四大传统银行股价异常稳定,业绩异常稳定,但稳定的背后是个位数增长,甚至零增长。
每天,就像织布机一样,脉冲市场在几个月内出现一次,并迅速下跌。
而那些还有上升趋势的机会,主要是腰部银行和地方银行。
这部分银行可谓鱼龙混杂,确实有招商银行、兴业等优秀银行,包括杭州银行等地方银行,近年来表现也不错。
也有像民生银行这样的银行,包括无锡、北京、上海等地方性银行,走势相当疲软。
对于普通散户来说,很难区分哪家银行发展潜力大,机会少。
因此,对于银行股的选择,也许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分红率最高的。
如果你想抓住银行的整体机会,它可能更适合选择银行ETF进行投资,以获得整体板块上涨带来的红利。
目前银行估值最低,相对适合投资,ETF风险很低。
3、银行估值便宜,有价格修复的空间。
银行增长不足,但估值修复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银行目前的平均估值是历史上最低的,远远落后于历史平均水平。
当然,银行过去的估值是建立在增长的基础上的,但现在增长不足,整体估值水平下降,这也是很正常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市盈率只有5倍的银行不会上涨。
5倍的概念是什么,市值1万亿,净利润2000亿,如果拿出1000亿分红,还有1000亿就成了净资产,也就是10年,净资产翻了一番。
即使参照全球银行的市盈率和市净率,5倍的市盈率也有完全的估值修复空间。
因此,总体而言,银行并非没有投资机会,但投资周期可能相对较长。
毕竟,我们无法准确判断银行什么时候会进行估值修复。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轮估值修复的行情,不会等太久。
本文“暂时不会买银行股,但会分阶段投资银行ETF”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