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非净利润是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
净利润是指从企业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净利润=总利润*(1-企业所得税率)。净利润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是正常经营的净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可以理解为不可持续的收入。例如:出售公司固定资产、转让公司股权、在建项目处置、无形资产和各种政府补贴等。这些收入不一定每年都有,今年可能有,未来几年可能没有,或一次性的。
扣除非净利润=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
比如某企业年收入1亿,包括政府补贴500万,股权投资1000万。产品成本4000万,员工工资1000万,租金、水电、业务费用报销2000万,增值税税率3%,企业所得税25%。
企业年净利润:(1亿-4000万-1000万-1亿*3%)*(1-25%)=2295万。扣除非净利润:2295-500-1000=795万。
扣除非净利润反映了哪些问题?
扣除非净利润确实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盈利能力。净利润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盈利能力。看企业的“扣除非净利润”将比看“净利润”更客观。
在许多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似乎显著增加,但事实上,主要业务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只要扣除非净利润和净利润之间的差异很大,你就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般来说,你可以在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中查看扣除非净利润。
一般来说,企业扣除的非净利润越多,生产经营效益越好。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观察企业近3~5年扣除的非净利润增长率,以判断企业的增长能力。如果扣除的非净利润增长率能够稳定在20%以上,则表明企业发展稳定,增长良好,投资价值较好。
以上是关于“扣除非净利润意味着什么?如何计算?”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股票的知识,你可以点击下面的课程来学习。
下一篇:a股涨跌有多大限制?
本文“扣除非净利润意味着什么?如何计算?”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