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ST公司已经增加到8家。
特别是由于审计“否定意见”和ST公司,没有持续损失,不是财务欺诈,而是内部控制问题,包括九芝堂因为实际控制人私人占用企业非经营资金,贵州百灵因为销售费用确认存在明显问题等。
两者恰好都是中药企业,要想“摘帽”,需要在2024年重新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最近,一位朋友刚刚问了九芝堂,这可能是因为他注意到了这个消息。然而,除了企业内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外,人们很难信任这种持续下滑的表现。
虽然九芝堂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历史悠久品牌,但我们最熟悉的产品实际上只有六味地黄丸,这是一种补肾产品。然而,你是否也能意识到六味地黄丸不仅是九芝堂,而且还有不止一种补肾药。
非独家产品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尤其是疗效不明显的产品。
当然,九芝堂有很多产品。目前,它仍涉及安宫牛黄丸和阿胶系列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观察,但他们也面临着市场竞争、销售增长和对业绩的影响。
贵州百灵暴露了更多的问题,也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制药公司的批评:销售成本过高,导致失控;产品销售问题,直接导致库存价格下跌损失等。
2023年,贵州百灵收入42.63亿元,但销售费用率达到54.21%,明显高于“警戒线”。
产品方面的问题也很明显。虽然苗药产品有自己的特点,但其知名度仍然太低。令人印象深刻的维生素C银翘片仍然是非苗药产品,但其在感冒药市场的竞争力也很明显。
另一方面,非ST中药企业仍面临大大小小的问题。
中药企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除了东阿阿胶、羚羊制药、片仔癀、华润39、莱茵生物保持快速增长外,其实还有更多的企业表现下滑。
其中,许多中药企业业绩下滑的一个共同点是,由于2023年第一季度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业绩基数较高,今年业绩下滑。
但即便如此,企业业绩下滑幅度不同,最终市场表现也不同。
桂林三金已成为业绩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之一。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2.59%、40.9%,就2023年第二季度数据而言,半年报预期也难以乐观。
它到底怎么了?
1、性能水分明显
桂林三金表示,与2022年和21年同期销量相比,今年第一季度销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财务问题。
即使业绩可以因为向下游压货而做得更多,现金流也骗不了人。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净现比”明显小于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仅为2505万,不仅同比下降53.81%,而且直接下降至25.05%,历史最低。
净现比≥1是一个更健康的水平,小于1表明公司有很多钱没有收回营业利润,没有收回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需要提前购买,只能表明公司下游议价差,也就是说,商品销售后,只有“应收账款”。
因此,结合资产周转率,在存货周转率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下降,远低于2022年前。
这导致了一个问题:桂林三金的产品销售情况正在恶化,甚至反映在2023年。公司的产品真的卖给了患者/消费者吗?或者只是留在经销商的渠道提供商手中。
2、产品竞争力堪忧
关注公司存在的业务问题,我们只能从产品端找到答案。对于制药企业来说,产品实力必须是最重要的。此外,作为一家中药企业,我们应该增加品牌实力。
这也是为什么创新药比仿制药和同类产品更好,同仁堂、片仔癀、华润三九等品牌中药企业更突出的原因。
然而,桂林三金的产品显然处于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公司的品牌实力似乎很难得到明显的反馈,因为它不是在一个大的细分市场。
其中,“三金片”、“桂林西瓜霜”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它们的平均上市时间已经超过40年了。然而,即使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它们也面临着许多竞争,其次是广西金喉、桂龙制药、江中制药等公司。
此外,由于产品及其疗效,中药泌尿系统的市场规模并不高,这使得三金片同时面临着巨大的生长障碍。
因此,虽然公司有大量的产品,但并没有做出大的单一产品,而是表现出较弱的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
3、创新不足
创新本可以给医药企业带来第三条出路,但桂林三金就是很多医药企业“重营销轻R&D”的问题之一。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达到7.18亿元,研发费用仅为1.58亿元,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率分别为,差距十分明显。
甚至管理成本率甚至高于研发成本率,以及研发项目和早期生物药物投资,最好集中精力开发中药潜在品种,提高公司的研发实力。
一般来说,在了解了桂林三金的实际情况后,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它有良好的毛利率、净利率甚至良好的产品,仍然存在明显的“雷”点。因此,到2023年底,40%以上的机构直接退出,总减持19.1亿元(与2023年年中相比)。
未来,中医药企业将呈现出越来越两极分化的局面。在马太效应下,以产品实力、品牌实力和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力尤为关键,否则很难说一家平庸的公司是肯定的。来源-飞鲸投资研究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非ST中药企业呈现两极分化局面”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