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5月份的市场已经结束。总的来说,5月份的市场已经走出了调整趋势,上证指数也失去了3100点的整数关口。许多投资者对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担心市场可能会继续调整。事实上,5月份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包括放松房地产限购。现在国内大部分城市都放开了限购,剩下的六个城市还有限购。房地产开放限购在一定程度上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即国家认为房地产市场需要发布更多有利的政策,以提高房地产交易量,稳定房地产市场。当然,从目前已经放开限购的城市来看,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因为投资者对房价长期上涨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人们对买房仍然缺乏信心。因此,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明显改善,政策效果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等待后续数据的验证。因此,资本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也有一定的调整。当我提出2024年十大预测时,我说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取消限购,以释放需求。建议尚未放开限购的城市尽快放开限购,以释放刚性需求。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房地产的表现对整个经济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有利于促进整个经济复苏。现在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但复苏的力度并不大。根据5月份公布的PMI数据,5月份制造业PMI为49.5%,与上月相比明显下降,连续两个月结束了荣枯分水岭50%以上的趋势,说明我国制造业需求依然不强劲,需要更多的政策利好因素来促进制造业复苏,促进中国经济复苏。六月也是上半年的资金结算时间,因此在月底资金方面往往比较紧张,预计央行可能会采取更多措施来释放流动性。事实上,最近央行也多次通过反向回购支持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央行降息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存在,这可能对6月份的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所谓“五穷六绝七翻身”,6月份的市场可能会有一定的震荡反复,但下行空间其实比较小。过去,3000点是重要的政策底部,一旦跌破3000点,国家队进入市场的力度就会加大,指数也会回到3000点以上。因此,目前市场的下行空间非常有限,上行受到经济复苏的限制,上行节奏缓慢,但好公司更有可能修复估值。房地产市场依然不容乐观,70大城市成交量大幅下降,房价普遍下跌。虽然最近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央行推出“四箭”,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拿出3000亿作为经济适用房,但这些政策没有直接效果。由于人们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发生了变化,房地产市场的改善需要时间,包括进一步加强政策,一线城市开放购买限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一线城市有很多刚性需求,比如外国人在一线城市买房的需求,以及当地高净值人群购买更多套房进行资产配置的需求。因此,一线城市的放开限购可能会对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二三线城市的放开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投资方面,建议我们对房地产行业要谨慎,但目前市场仍在反弹,行业还没有反转。5月能源板块表现突出,包括石油、煤炭等板块上涨良好,一方面受益于国际油价推动资源股价格上涨,资源股表现确实是各板块表现良好,板块也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率的特点,迎合当前市场风格。经过三年的下跌,许多投资者对风险非常敏感,因此他们在投资中非常重视当前的股息率。因此,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股票受到基金的欢迎,能源行业正好符合这一特点。所以5月份表现比较好。短期来看,市场风格转换的可能性不大,6月份市场可能主要是震荡。这样,这些低估值、高股息率的板块在6月份可能会继续保持强劲。但同时也要注意资源股是周期性股票。如果股价在周期上涨时涨幅过大,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泡沫。一旦行业周期下降,股价波动也很大。因此,周期性板块要注意及时盈利,不能恋战,防止周期波动过大时出现一定的损失。新质量生产力是今年的热门词汇,顾名思义,是指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创新型、高质量发展型产业。新质生产力是经济转型受益的方向,但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时间,不能立即产生效果。因此,新质量生产力板块的布局应注重中长期,即我们最近经常谈论的耐心资本是耐心等待行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实现。短期内很难获得更好的利润。大多数新质量的生产力也是新兴板块,比如人工智能、事实上,大数据和一些新能源产业都属于新质量的生产力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受益方向。我一直建议你从三个方向探索经济转型的机遇,即大消费、新能源和技术。从2016年到2021年,这五年是一个以消费为主的市场。白酒、医药、食品饮料等多只消费白马股出现牛市趋势,涨幅较大。然而,从2021年到现在,消费类股有了很大的调整,价值逐渐下降。2019年至2021年,新能源涨幅较大,也是当时增长较好的板块。近两年来,科技成为引领市场上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ChatGPT诞生后,人工智能板块大幅上涨,带来了芯片半导体等与人工智能相关板块的崛起。科学技术也是新质量生产力的代表,未来的增长空间相对较大,我们也可以关注技术上可能出现的突破。最近,国家大型基金第三阶段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到3440亿元,超过前两阶段的总和,这意味着国家对集成电路行业的投资将进一步增加。此外,这一次,大型基金拉动六家国有银行担任股东,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贷款支持研发投资,使我们更容易在芯片、半导体等短板领域取得突破,这也反映了国家发展新质量生产力的决心。人工智能是全球投资热点,尤其是英伟达股价创新高,超过1000美元,带动了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表现。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种趋势,是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未来可能会有许多行业“AI+带动产业发展。因此,人工智能板块也是未来可以关注的板块。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在许多高端技术上取得突破,如高端芯片,需要大量的研发投资才能真正取得突破。在投资上也要注意一些核心技术,以后可能会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尤其是在应用上。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最大的消费市场,我们可能不一定是世界领先的技术,但我们不会落后于应用程序。要注意把握应用中可能产生的一些投资机会。美股现在处于历史高位,目前冲高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是因为科技股的强势走势带动了整个美股的表现。事实上,美股大部分股票并没有上涨,而科技股则一马领先,走出了强势上涨的趋势。科技也是美国领先的优势产业。因此,国际资本投资美国科技股也是投资国家的优势产业,但如果涨幅过大,产生泡沫的风险相对较大。建议不要盲目追涨。从美国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特别是在11次暴力加息后,美国的基准利率已经提高到5.25%~5.5%。因此,我们应该注意经济增长下降时可能给美国股市带来的调整风险。目前美联储加息日期尚不确定,首次降息可能推迟到9月或12月。目前,高基准利率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仍然比较明显,要防止美股高位下跌的风险。事实上,从国际资本的角度来看,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也表示,在美国股市上涨的过程中,巴菲特也在上涨和撤退,每季度减少约200亿美元的美国股市,保持大量的现金头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已经超过1800亿美元,第二季度末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这也是巴菲特一直坚持的观点,即克服贪婪和恐惧,克服市场上涨过程中的贪婪,不要在最高点购买。当市场上涨时,我们应该逐渐减少头寸。当市场大幅下跌时,将有大量现金抄底。所以从巴菲特的投资来看,美股恐高的心态其实是比较明显的。美元的强劲趋势使非美国货币普遍贬值,尤其是日元。日本央行通过外汇市场干预提振了日元的表现,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这是美元走强的根本原因。现在美元的基准利率已经高达5.25%~5.5%。如果美元想保持这么高的基准利率,必然会对美元走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如果美联储能尽快降息,强劲的美元将改变,但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声明,或担心美国通胀预期,所以降息时间更加谨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滞胀的特点,通货膨胀相对顽固,对美联储降息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当然,美国经济不太可能陷入衰退。过去两年美国经济的强劲表现也打破了许多人担心的长期衰退,反映出美国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科学技术赋予了传统产业权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因此,美国经济仍然相对灵活,但增长放缓现在应该更加确定。目前,a股市场仍处于历史底部附近的位置,估值也较低。事实上,一些被错杀的优质龙头股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然而,市场仍缺乏积极因素的推动,大幅上涨的机会仍然相对较小。现在还需要等待更多,等待市场复苏,形成盈利效应,以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进入,甚至形成存款移动。目前市场走势主要是震荡反弹,还没有大幅上涨。因此,投资者的信心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目前,我们应该耐心等待市场的到来。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新质量生产力板块布局应注重中长期”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