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指数调整的结构已经形成。
从指数的角度来看,这种调整可以看作是对今年2月6日以来上涨的修正。只是这种说法可能会让很多朋友破防。
毕竟这几个月上证指数从最低涨到最高涨了539.15点,涨了20.46%。但是个股明显配不上指数,尤其是那些没有赶上炒作热点的中小盘票。他们的大部分涨幅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后的交易日。
也就是说,在指数触底后,他们象征性地颤抖了几次,然后进入了圣人的时刻。在剩下的两三个月里,这些票被残忍地证明了,无论是创造热点、投机概念还是分配周期红利。
直到指数的进攻表现出疲劳,他们中的大多数仍未能恢复1月份的快速下跌。在熊市交替的早期阶段,这种现象很常见,但并不容易接受。
既然事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撤退正在发生,我们仍然需要给市场一个定位。
我个人的看法是日线级别的二波调整,对应的一波是2月6日到5月20日。如果讨论周期延长,今年2月初启动的这一波市场是大三波的起点,对应的一波和二波是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的五年。前两波时间跨度长,期间走得很复杂。特别是大二波回撤,相当凶猛,在各种力量的保护下,指数几乎回到了起点。
目前的回撤属于大三波中的子波调整,强度可以大也可以小,但系统性风险远低于年前。主要任务是“防”字,防呕吐,防后期踩空。
回调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给市场空间,另一种是给市场时间。目前还不能确定市场的选择,但有一件事很明显:现在空间调整不足,时间调整不够,调整不会轻易结束。5、六月是股市交易的淡季,近几天市场交易得到了体现。
最近ST票的跌停给士气带来了沉重打击。整个6月,应该很难看到市场情绪的明显回暖,场内资金的作战半径会继续缩小。即使有热点炒作,也很难有良好的连续性。
前景不明,交易困难,耐心做观众,主动降低头寸,等待磁盘给出一些明确的信号,然后考虑回来。
去年年底,我的交易方向主要是周期中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近几个月来,国际金银和铜期货持续上涨。a股相关公司的股价也随着现货和期货价格的上涨而上涨。有色金属板块周期启动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地理影响、人工智能等强大概念在需求方面的推动,以及即将到来的降息浪潮推动的炒作预期,也正好赶上了有色金属本身的周期窗口。
不要试图猜测有色金属周期能走多远。目前,第一波市场已经结束。如果有足够的回调,下一波上涨的可能性将再次刷新之前的高点。从上涨的角度来看,在第一波上涨中,小市值强于巨头,这符合市场早期投机的规律。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一轮有色金属是一个强劲的周期。垄断行业必须有巨头向上,第二波操作的重点可以集中在巨头上。
回撤是买的机会,不要追高。
电力也在这个周期中。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两个泡沫被市场迅速吹大,炒作热度越高,行业卷越激烈,电力的重要性就会越突出。这是一个长期适用的逻辑,不会轻易改变。喜欢经营周期性股票的朋友,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关注的方向。与有色金属、贵金属类似,第一波市场结束,耐心等充分回调。
另一个周期性的东西是猪肉。生猪期货指数的底部已经被发现。年后出现了一波上涨,但短期内缺乏爆发力和可持续性,市场热度尚未完全被炒作。股票市场的投机更为含蓄。经过几年的低迷,所有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未爆发的问题。关注几家龙头公司的趋势,在运营方面挖掘小公司的交易机会。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研究交易或计划的几个方向。可作为思路参考。
计划在前面,执行在后面,中间还有一个观察期。初步预测,市场至少要到本月底或7月初才能给出更多值得销售的机会。
冷静下来,先休息一会儿。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有色金属周期能走多远?”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