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人工智能浪潮仍在激烈奔跑。

一段时间前,人工智能的降温不可避免地让一些投资者质疑人工智能的后续增长,而英伟达超出预期的业绩给我们注入了一个强心剂。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净利润148%。1亿美元,同比增长628%。其中,数据中心业务占86.92%。

数据中心是人工智能计算能力的载体。除人工智能芯片外,光模块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计算能力越高,所需的高速光模块数量就越多。

在这里,我们先来谈谈“铜进光退”的论调。

英伟达最新一代Blackwell GPU宣布使用高速铜缆连接芯片,点燃了兆龙互联网、立讯精密、沃尔核材料、华丰科技、鼎通科技等公司,也出现了一些“铜进退”的声音。

但大多数投资者过于敏感,铜电缆和光模块只是不同的应用场景。铜电缆成本低,功耗低,适合短距离传输,中长距离仍依赖光模块,因此英伟达仍使用大量的光模块,同时使用铜电缆。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

据悉,随着大型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光模块的比例将不减反增。未来10万个超大计算需要50万个光互联,即GPU与光模块的比例为1:5.甚至可能出现1.:10。

在光模块方面,我们没有竞争对手。前十名中有七家中国制造商,中际徐创甚至世界第一。新易盛、天府通信、光迅科技、剑桥科技、太辰光、华工科技、华为等也有自己的竞争力。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

其中,“易中天”(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最为突出,不仅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速,还绑定了英伟达这个大客户。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

那他们三个是怎么做到的?

与新易盛类似,中际旭创都是光模块制造商,主要得益于400G和800G高速光模块的快速放量。

我们知道GPU的计算能力翻了一番,计算能力是处理数据的能力,所以GPU必须首先获得足够的数据,否则“聪明的女人没有米饭很难做饭”。

有两种方法可以同时进行,一种是增加传输端口的数量,另一种是增加单个端口的传输速率。增加端口需要更多的光模块连接,而增加端口速率需要高速光模块。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

800g光模块意味着每秒可以传输800g数据量。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率先批量生产800g光模块,因此率先受益于爆发的计算能力需求。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率高达304%和201%。

天府通信是中国最大的光器件制造商。70%的光模块成本来自光器件,属于站在巨人肩上的公司。例如,天府通信的光发动机产品广泛应用于400G、在800g等高速光模块中。

可以说,只要下游对光模块有需求,天府通信的光设备就会有销量。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

当产品首次上市时,价格总是很高。随着新产品800G光模块的成交量,三家公司的毛利率从2023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上升,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高增长是否可持续?

800G需求不饱和。

如今,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不仅有各种通用的大型模型,而且还有针对特定行业的大型行业模型。与此同时,大型模型的参数和功能也在上升和优化,导致计算能力的上升。

据预测,2021年全球计算能力总规模为615EFlops,到2025年将达到3300EFlops,翻了近5倍,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更加夸张,预计将达到76.2%。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

计算能力需求仍在增长,数据中心的建设自然不会停止。英伟达第一季度的表现为第二季度提供了参考。一些分析师预测,第二财政季度的收入将在280亿美元左右。

此外,微软、亚马逊、苹果等国外大型制造商Meta、谷歌等2024年资本支出大幅增加。这表明对800G光模块的需求预期仍然存在。

因此,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80%以上的收入来自国外。

光模块不断迭代。

800g光模块不是市场需求的终点,也不是光模块公司研发的终点。

1.6T光模块也将在2024年800G光模块大规模启动后开始量产。目前,NVL72、DGX等英伟达相关数据中心产品 B200等,主要标配800G光模块。

然而,据报道,其最强芯片GB200已经准备好了,GB200的性能是H100的7倍。届时,800G光模块的传输速度将短缺,这将促进1.6T光模块的大规模发展。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

中际徐创和新易盛均推出了1.6T光模块产品。当800G增长动力减弱时,1.6T将迅速弥补。天府通信将共同努力推动业绩,更不用说天府通信了。

新技术准备出发。

当光模块的传输速率达到1.6T时,传统的光模块制造技术不仅会降低信号传输质量,增加功耗,而且很难继续提高传输速率,而硅光技术和CPO技术将是更好的选择。

硅光技术主要是让光信号代替电信号传输数据,同时整合内部元件,达到集成和低成本的目的。

通过将交换芯片和光引擎封装在一起,CPO是一种封装技术,可以缩短信号传输距离,提高效率,降低功耗。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

目前,中际徐创和新易盛正在研究CPO,并推出基于硅光方案的光模块产品,产品和技术更新速度处于行业前列。

然而,英特尔、博通、美满科技等国外已经推出了多种基于CPO技术的产品,我们可以继续关注中际徐创和新易盛的研发进展。

总的来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三家公司在光模块中绝不是蹭概念,业绩是最增长、最确定的。

虽然市值相对较高,但估值并不离谱,尤其是中际旭创的47.59倍滚动市盈率处于历史正常范围,而新一盛和天府通信的滚动市盈率略高,但预计业绩增长将继续消化估值。

以上仅作为上市公司的分析,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飞鲸投资研究

相关阅读

本文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继续快速发展,收入260亿美元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