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1通威股份首次布局“颗粒硅”,项目新增1套硅烷法生产粒状硅中试装置,可实现新增粒状硅产能1万吨/年;要点2光伏行业当前仍处于周期底部,对于多晶硅企业而言,仍存在严苛的降本压力。
财联社2月21日讯(记者 刘梦然)通威股份(600438.SH)启动“颗粒硅”生产项目。据通威集团永祥新能源公司环评公示显示,公司拟在乐山市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二期现有厂区内实施“永祥新能源二期技改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为提升产品的多元化,拟在现已改进的各类工艺参数基础上对二期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新增1万吨/年高纯多晶硅生产线和1万吨/年粒状硅中试线,最终形成10.1万吨/年多晶硅产能(含9万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1万吨/年太阳能级粒状硅和0.1万吨/年电子级多晶硅)。
其中,“新增1套硅烷法生产粒状硅中试装置,可实现新增粒状硅产能1万吨/年”项目受到市场关注。尽管项目公示中采用“粒状硅”表述,但根据其硅烷法等生产特点,多方分析认为其为颗粒硅。
对此,通威股份在对财联社记者回复时表示,该粒状硅项目为配套增强棒状硅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核心工艺、关键参数及品质管控体系已经形成独立技术路径,与行业其他技术方案存在实质差异。
硅烷流化床法和改良西门子法是两种主要的多晶硅生产提纯工艺,因沉积特点不同,前者被称为颗粒硅,后者则是棒状硅。围绕这两种技术路径之间的竞争,也是业内关注的话题。
其中,通威股份主要生产工艺即为棒状硅为主,硅料业务公司永祥股份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2023年财报显示,其高纯晶硅产品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4.2万元/吨以内。另据市场消息,通威股份多个生产基地现金成本已经降低至4万元/吨以内,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颗粒硅生产厂商主要以协鑫科技(03800.HK)为主。2023年底,协鑫科技宣布放弃棒状硅,全面转型颗粒硅,旗下拥有内蒙古鑫环等公司,在全国有四大颗粒硅生产基地,产能达42万吨。在成本方面,颗粒硅具有一定优势。据协鑫科技今年1月发布的业务进展公告显示,2024年四季度公司颗粒硅现金成本再次突破极限,仅为28.17元/公斤。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3年底,颗粒硅和棒状硅的市场占比分别为17.3%、82.7%。不过,有市场分析认为,颗粒硅作为新兴技术,发展迅速,符合节能减排趋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光伏行业当前仍处于周期底部,对于多晶硅企业而言,仍存在严苛的降本压力。价格方面,在经过春节前小幅上涨后,多晶硅价格已经连续多周企稳。据硅业分会消息,本周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3.90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均价为3.40万元/吨。
上一篇:上调中国股市评级!为何在此时?有何变化?大摩分析师详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要点1 对于净利润下滑,臻镭科技表示主要受研发投入加大、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以及对部分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要点2针对产品下游需求恢复进展,臻镭科技表示,目前来看,行业整体环境有在改善,叠加今年是“十四五”规划...
要点1聚和材料在2024年第四季度净亏损217.46万元,同比减少269.98%,环比减少约101.78%。要点2聚和材料在1月宣布募投项目延期。《科创板日报》2月24日(记者 余佳欣) 今日(2月24日),聚和材料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聚和...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文章强调,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
摩根士丹利表示,近期的科技突破、上周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以及阿里巴巴强劲的资本支出投资计划,都是“动物精神”回归的早期迹象,但这种精神目前仅限于科技行业。摩根士丹利于2月21日发布研报称,近期的科技突破、上周的民...
本文“通威股份新建“粒状硅”生产项目 公司称其为独立技术路径”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