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要点:
盈利飙升,投资驱动: 中国人保集团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421.51亿元人民币,同比飙升88.8%,主要由投资收益大幅增长驱动。
每股收益近翻倍: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50元增至0.95元人民币,增幅达90%。
营收稳健增长: 保险服务收入5377.09亿元,同比增长6.7%;原保费收入6930.15亿元,同比增长4.7%。
投资收益亮眼: 总投资收益达821.63亿元,同比增长86.2%;总投资收益率从3.3%跃升至5.6%;但净投资收益率(剔除公允价值变动等)微降至3.9%。资产配置向长久期固收倾斜。
财险承保利润承压: 财险综合成本率升至98.8%(同比+1.0个百分点),主因巨灾损失(超过去5年平均50.9%)推高赔付率;承保利润57.13亿元,同比锐减43.9%;农险保费下滑5.7%。
寿险、健康险价值高增: 寿险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猛增114.2%至50.24亿元;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激增143.6%至65.13亿元;两者净利润亦显著改善,保单继续率提升。
内含价值与假设变动: 寿险、健康险内含价值分别增长至1197.31亿元和301.17亿元,但部分增长被模型及假设变动(如采用更低的投资收益率假设4%)所抵消。
资产负债与偿付能力: 集团总资产增至1.77万亿元,净资产增至3674.21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高位(核心225%,综合281%)。
联营投资关注点: 对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的投资账面价值仍显著高于市值,公司称基于使用价值测试无需减值。
股息计划: 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17元(含税),总额约51.74亿元;全年拟派息每股0.180元(含税)。
中国人保2024年净利飙升89%靠投资,总投资收益率达5.6%,但财险承保利润骤降44%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票代码:01339,以下简称“中国人保”)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财务报告描绘了一幅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方面,得益于投资端的强劲表现,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近九成;另一方面,其核心的财产险业务因灾害频发,承保利润遭遇大幅下滑。
财报数据显示,中国人保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421.5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23.22亿元猛增88.8%。集团整体净利润达到567.81亿元,同比增幅为84.3%。
这一盈利跃升直接传导至股东回报层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50元人民币飙升至0.95元,增幅达90%。
尽管盈利数据亮眼,但细究其构成,投资收益的贡献尤为突出,而保险主业则呈现分化态势。集团全年保险服务收入为5377.09亿元,同比增长6.7%,原保险保费收入亦增长4.7%至6930.15亿元,显示业务规模仍在扩张。
投资收益“一枝独秀”:公允价值变动助推利润激增,银行联营投资账面市值差仍存
投资收益成为中国人保2024年业绩的最大引擎。财报显示,全年总投资收益达到821.63亿元,同比暴增86.2%,推动总投资收益率从去年的3.3%显著提升至5.6%。这一增长主要来自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FVTPL)贡献了巨大的未实现收益(达225.5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32.93亿元)以及处置金融工具的收益增加。
然而,更能反映常态化投资能力的净投资收益(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和处置损益等)为573.18亿元,同比微降1.9%,对应的净投资收益率为3.9%,较去年的4.5%有所下滑。
为应对利率下行并稳定收益,中国人保在资产配置上采取了行动。报告显示,集团加大了长久期政府债的配置力度(国债及政府债占总投资资产比例从15.9%升至25.8%),同时增加了“其他债权投资”的比例(从23.6%升至31.9%),相应地,“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从26.7%降至19.3%。公司旗下人保资产等机构也积极推进ABS、CMBS、类REITs等创新产品投资。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其对联营企业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截至年末账面价值分别为977.30亿元和489.41亿元,仍大幅高于其合计约718.62亿元的市值。尽管存在显著差距,中国人保表示已进行减值测试,并基于使用价值计算(采用10.3%-10.5%的折现率和2.5%的长期增长率),确认无需计提减值准备。
财险“压舱石”承压:巨灾推高成本率,承保利润近乎腰斩
作为集团的“基本盘”,人保财险虽保持市场份额领先(31.8%),但盈利能力明显承压。其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至98.8%,逼近盈亏平衡线。财报指出,主因是综合赔付率受严重灾害事故影响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至73.0%。报告期内大灾净损失超过去5年平均水平的50.9%,为近年最高,叠加利率下行对准备金的影响,推高了赔付成本。
尽管受益于监管推动的“报行合一”及内部成本管控,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25.8%,但这并不足以抵消赔付端的巨大压力。最终,人保财险实现承保利润仅57.13亿元,同比骤降43.9%。分险种看,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微降至96.8%,但农险(原保费收入同比下降5.7%,综合成本率99.7%)和企财险(综合成本率高达113.4%)受灾害影响尤为严重。
寿险健康险价值与利润双升:新业务价值翻倍增长
相较于财险的困境,人身险板块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人保寿险实现新业务价值(NBV)50.24亿元,在可比口径下同比飙升114.2%,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同比大增51.2%,显示业务结构优化和价值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其净利润亦达到170.98亿元,财报归因于资本市场表现好转、业务结构优化及负债成本下降等。同时,13个月和25个月保单继续率分别提升至96.3%和89.9%。
人保健康的新业务价值增长更为迅猛,可比口径下同比激增143.6%至65.13亿元,其互联网健康险业务继续领先市场。净利润达57.30亿元。健康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3%。保单继续率也同步提升。
不过,内含价值(EV)报告显示,虽然寿险和健康险的内含价值分别增长至1197.31亿元和301.17亿元,但其中包含了较大的“模型及假设变动”负向影响(寿险-265.71亿,健康险-26.95亿),主要反映了采用更为审慎的经济假设(如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从可能更高的水平下调至4.0%,风险贴现率维持8.5%)等因素。这部分抵消了新业务价值贡献和投资回报差异带来的正向影响。
数字化转型加速,风险管理显效
中国人保在财报中强调了数字化转型的进展,如推进“无悔”项目,人保专属大模型已在多个场景应用。风险管理方面,集团称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人保财险、寿险、健康的风险综合评级均有提升。智能风控平台上线应用,并加强了对应收保费、利差损、房地产及城投平台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控,固定收益资产未发生重大信用风险损失。
偿付能力保持充裕,持续优化资本结构
截至2024年末,集团总资产达到1.7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25%和281%,均远高于监管要求,显示资本实力稳固。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后,人保财险于2025年3月全额赎回了8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补充债券,进一步调整其资本结构。
在分红方面,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17元人民币(含税),股息总额约51.74亿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股息,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股息总额为每股0.180元(含税),维持了稳定的股东回报。若获股东大会批准,末期股息预计将于2025年8月30日前支付。
展望未来,中国人保计划在2025年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精细化管理,尤其在财险领域寻求新能源车、普惠保险等新增长点,并应对大灾挑战;人身险则侧重队伍建设和产品转型;投资端将继续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关注固收、权益绝对收益及ABS、REITs等创新资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要点12018年中国人寿以80亿债转股纾困资金的形式进入电投核能,电投核能最新资产评估值为571.23亿元,中国人寿持股价值达到了152亿。短短五年时间,收益近乎翻倍。要点2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人寿最初以债转股的方式阶段性持有...
要点1东方集团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实控人孙宏伟在内多人被处罚;要点2公司股票于3月17日停牌,3月18日起复牌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财联社3月16日讯(记者 刘建)“埋着”12.9万户股东的东方集团(600811.SH)正...
要点1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9家A股上市公司本周公告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相关情况(附表);要点2郑煤机收到中信银行不超1.7亿元贷款承诺函用于回购A股股票。财联社3月22日讯(编辑 若宇)A股回购增持贷款稳步推进中。据财联社不完...
要点1陈景河认为,在近期行业高位运行背景下,仍有性价比较高项目;要点2陈景河从四个方面对公司并购策略,作出了阐释。财联社3月24日讯(记者 梁祥才)素有“并购王”之称的紫金矿业(601899.SH),在过去一年有色金属价格高企背景下,...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提到,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
本文“中国人保:2024年净利飙升88.8%,投资收益率达5.6%,财险承保利润骤降44%”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