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首先,买股票买的是对这只股票未来的预期。无论是长线持有还是短期炒作,都是预期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该股的价格会高于持仓价。

 

短期的炒作,由于能力有限,我没有办法去甄别哪些股票值得买。而长期来讲,任何一只股票的上涨都是有其内在逻辑的。这个根本的逻辑就是该公司的商业逻辑,要去细分的话,唯恐篇幅不够,后续会专门写文来分析。

 

言归正传,说到A股的“概念炒作”,关键也是在于逻辑。过去几十年,无数概念折戟沉沙,也有许多概念经久不衰,因而,如果跟风炒概念的话,也要去选择一个能够长期持续的概念。

 

那么,如何去选择一个经久不衰的概念呢,在这里,许多人会讲到各行各业里的“护城河”,还有人说大环境以及政策支持等等。我在此分享一个切实有用的方法:以科技的角度去展开,以工业的角度去筛选。

 

这里要记住一个基准概念:我国是工业大国,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规模化制造带来的成本优势。因而,在A股市场上,凡是不能大量投产,并实现工业价值的标的,都不是好标的。在美股市场上,可能会给许多尚未盈利的科技企业以较高的估值。而A股恰恰相反,我们采用的是实用主义,只要你不能够大量投产,并且在成本和价格上取得优势,终将被市场淘汰。有人在这里反驳我的逻辑,说高端白酒,一来我并不看好高端白酒,二来,从逻辑上说,高端白酒的集体崩盘也近在咫尺,我会写文来详细叙述我的观点,本文不多赘述,也不接受这方面的讨论。

 

举个几个例子来说吧,就拿前段时间热炒的“国产芯片”和“量子通信”,恰好这两个领域都是我比较熟悉的领域。

 

芯片公司的产能依赖于Fab厂,而中国目前最大的Fab厂就是中芯国际,可以断言,只要中芯国际的产能上不来,国产芯片的概念就会一路凉下去。因为国产芯片大部分公司采用的是Fabless的模式,也就是说,这些公司只负责设计,生产是丢给Fab厂的。不可否认,芯片设计也是非常高精尖的技术,在A股上市的几家公司里,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技术,但受限于Fab厂的产能,不可能规模化量产。因而,国产替代的效应就被中芯国际这一个短板制约了。

 

 

至于中芯国际会不会雄起呢,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而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当前的形势之下,中芯国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芯国际的产能和市值超过台积电,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这个时间有多久,投资者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去等待,在这里应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然而,中芯国际是绝对不会缺资金的,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各类国家产业基金,都会是中芯国际坚强的后盾。中芯国际与中国芯片行业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因而,这一轮高估值(芯片公司的估值普遍超过100倍)的背后,极有可能会迎来一轮暴风骤雨,毕竟A股的投资者就像期末看成绩报告的家长一样,期末成绩不好,没有多少家长会有好脸色的。

 

再说说量子通信吧。这个概念传出的当天,我就说这是一个“伪概念”。量子通信是非常高精尖的技术,目前只有在实验室里出过相关的报告,而国内所有叫嚣着量子通信工程化的案例,我都找不到相关设备的任何参数。要知道,一个实验室的技术走向大规模工业生产,至少要20年的时间,因而,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没有任何工业支撑。没有工业支撑的概念,在当前的形式下,就是伪概念。就像学生跟家长说,他学了所谓“量子速读”的方法,却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成绩一样。

 

最后说说我近期一直关注的光伏吧。光伏在A股上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Gartner曲线上来看,任何一个新技术必然经历前期的过热期的泡沫和幻灭期的低谷,而在经历过这一轮暴涨暴跌之后,该技术会逐渐走向成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前些年的云计算、大数据,每一个行业都是经历一轮炒到天上的泡沫和泡沫幻灭之后的低谷,最终走向成熟。

 

光伏产业在2013年随着尚德的暴雷,跌至了谷底。究其根本,是因为规模化的光伏产业支撑不了市场的逻辑:发电成本超过了入网价,仅靠政府补贴续命。这样的行业是无法持续的。然而,逻辑的反转起源于泡沫的幻灭,根植于技术的革新,直到近几年,光伏发电不仅可以平价入网,还可以比火电更便宜。因而这将是推动光伏产业再一次复兴的根本逻辑。同样的,国产半导体和现在火爆的人工智能也会重复这样一个逻辑,等到概念跌至谷底,迎来的必定是涅槃重生。

 

 

相关阅读

本文如何判断A股“概念”的价值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