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买卖基本常识有哪些?
新手在初入股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各种专业名词。没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摸爬滚打,这些概念真的不容易上手。市面上也没有哪本书专门解释这些琐碎的东西。今天多多就专门给大家列举一些常用名词和概念。
1、股票相关名词
一级市场:股票发行市场,这个市场上能认购公司首发股票。
二级市场:股票首次发行后,股票持有者之间相互交易的市场,就是我们常说的股市。
A股:公司在中国境内注册,在境内上市,以人民币进行交易的普通股票。(A没什么特别的意思,仅代表普通人民币)
B股:公司注册和上市都在境内,以特种人民币标价。操作上:先由美元购买人民币,再对公司注资,本质是外资股。随着外汇政策的完善,它已逐渐淡出投资主舞台。(B没有特别的意思,仅用来区别A)
H股:内地注册,但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股票。如南方航空、中国中铁。(香港英文HongKong,取首字母)
IPO: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指公司第一次把股票挂到交易所叫卖。
QFII:经国家审核,能在国内合法投资的境外机构,是我国引进外资的早期产物。
ST股票:在沪深上市,但因亏损或其他明显的异常情况,被中国证监会特别标注,提醒股民需格外注意的股票。一般都存在退市风险,不确定性大,不建议投资。
沪港通:开放上海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互通,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自由购买对方市场的股票。
北上资金:沪港通中,港股投资者购买内地股票,是目前外资的主要输入途径。
南下资金:沪港通中,内地投资者购买香港股票,总量少。
蓝筹股:指长期稳定增长的传统工业股及金融股,特点是资本雄厚、市值大、信誉优良。如中国石油、长江电力和国内各大银行。
红筹股:在境外注册成立,在境外(香港或美股)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境内。如阿里、腾讯等。
白马股:长期绩优、回报率高并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股票。特点是高成长、低风险、数量少,如贵州茅台。
2、股票公司分析名词
基本面:公司层面,是公司经营的基本状况,包括主营业务、财务状况、盈利水平、管理架构等;国家层面,是影响公司发展前景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包括银行利率、财政政策、汇率波动等。
技术面:股价波动后形成的各类技术指标,走势形态以及K线组合等。喜欢技术分析的人,一般认为市场行为包含了各种潜在信息,并且认为价格变化具有规律和历史会重演。
市值: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即 每股市场价格×发行总股数。整个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即为股市市值。
行业壁垒:是公司保护业务市场、排除竞争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常被比喻为"护城河"。本质上是行业垄断程度:于对在某一方向存在极大优势的企业,如百度的搜索业务,行业壁垒越坚固,公司的发展前景越好。
估值:对股市中,某一公司投资价值的评估,往往包括公司当前盈利状况和未来价值预期。每个人对公司的预期看法都不一样,没有一个绝对的评价标准。
股票市盈率:也叫PE,计算公式为:当前每股市场价格(P)/ 每股税后利润(E)。它能反映投资回报年限,是常用的估值指标。
以上就是关于“股票买卖基本常识有哪些?股票名词解释”的全部内容,更多炒股入门的相关股票知识,欢迎关注壹米财经!
本文“「炒股入门」股票买卖基本常识有哪些?股票名词解释”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