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随着今年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理财的重视,「港股打新」这种相对「A股打新」门槛更低、中签率更高的理财项目,也愈发成为大家眼中的香饽饽。

 

而前不久康基医疗等几只大肉签,更是吸引不少新朋友入场。

 

不过关于港股打新,相信大家还很陌生,那我先为大家理一理港股打新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大家也可以看看,相信能让大家少走些弯路。


港股打新的常见问题(上)

 
港股打新的常见问题(上)

 

因为关于港股打新的问题比较多,今天先和大家分享开户和入金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收藏。

 

1、开  户

 

Q1:A股已经开了3个账户,还可以开港股吗?

 

可以,A股和港股是分开监管的两个体系,互不影响。3个涨户的限制只存在于A股中。

 

Q2:港股账户就是港股通吗?

 

不是的。港股通属于通过A股券商去交易港股,有50万的资金门槛,并且不能参与打新;而港股账户是直接在香港券商这边开通,可以参与所有港股交易和打新股。

 

Q3:港股1个身份证可以开多个户吗?

 

可以,目前港股没有限制开户数量。

Q4:港股1张香港卡可以开多个账户吗?

 

可以。不论您想开多少个账户,一张香港卡就够了。

 

Q5:港股开户需要哪些手续?

 

其实和A股开户差不多,都是在线开,准备好身份证、银行卡就可以了。区别是开户过程中的问的一些风险测评相关的问题不一样,只要按照常识和实际情况回答就可以了。

 

Q6:港股开户需要花钱吗?


不需要,纯开户没有任何费用。

 

Q7:没有香港卡,可以开户吗?


没有香港卡,也可以开户,两者之间没有影响。开户时填写的大陆银行卡只是用来验证身份的,和开户完成后用什么银行卡入金没有关系。并且大部分港股券商都支持大陆银行卡入金。

PS:个别香港本地券商开户需要用香港卡,比如辉立和耀才,不过大部分券商都是大陆卡就可以开户了。

 

Q8:港股开户的时间长吗?

 

A:还是和A股开户一样的,一般需要审核1-3个工作日,但是大部分都是第二个工作日就审核通过了。

 

 

2、入  金

 

Q1:开户后怎么入金?

 

入金,一般指的是把我们的钱存入到券商账户。一般开户后券商APP上都有入金指引,可以根据索引指导入金即可。

 

Q2:大陆卡入金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1. 和券商客户经理确认该券商推荐哪些大陆银行卡入金,

  2. 在相对应的银行将人民币换成港币

  3. 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从大陆银行往券商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

  4. 转账完成后提交入金凭证(个别券商不需要提交入金凭证)

 

Q3:香港卡入金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一般有香港卡的,都是老司机了,但是不免有人是刚办的卡,还是说一下:

  1. 在大陆把人民币换成港币

  2. 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从大陆银行卡转到你的香港银行卡

  3. 在香港银行卡通过转账的方式转到你的券商账户(FPS、eDDA都是香港银行转账的方式)

 

Q4:华美卡入金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因为大陆卡入金有时候会失败,所以华美卡也是一种替代方式。操作流程:

 

  1. 在大陆把人民币换成美元;

  2. 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从大陆银行卡转到你的华美银行卡;

  3. 在华美银行卡通过转账的方式转到你的券商账户;

  4. 在券商账户里把美元换成港币。

 

Q5:入金后怎么出金?

 

如果想出金的话,必须要用到香港卡。所以,只要香港卡,出金就是没有问题的。部分券商也支持华美银行卡的出金。

 

Q6:我只有一个香港卡,能绑定给所有港股券商使用吗?


港股券商和A股不同,大部分都不用绑定银行卡,而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入金,所以我们只需要一张香港卡,就可以用来给所有的港股券商入金和出金。

 

Q7:港股账户出入金的手续费高不高?

 

  • 香港卡出入金一般是没有手续费的,收的话顶多中转行会收几十港币。

  • 大陆银行卡和华美银行卡入金的手续费比较贵,一般大陆卡要200-300左右,华美卡要300-500左右。

 

但是要明白:入金和出金都是频率非常低的操作,甚至还不如开户入金的奖励高呢。

 

Q8:如何办理香港卡?


一般来说,办香港卡有两个渠道:一是去香港办,门槛低,当天就能下卡,不过现在因为疫情的原因,去不了了。二是在大陆办,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资金门槛,从5万-50万不等,还需要排队。不过因为香港不开门,这是当前的唯一选择。

 

Q9:换汇有没有额度限制?

 

按照国家规定,一年一个人只能换5万美元等值外汇。换算成港币的话,差不多40万港币,对于新玩家来说,完全够用了。

相关阅读

本文港股打新的常见问题(上)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