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老爷子,2001年底在《财富》杂志的一篇访谈中提出:虽然股市总市值/GNP之比作为分析工具有其自身局限性。但是,如果只选择一个指标,来判断任何时刻市场的估值水平,则它可能是最好的指标。
世人把此称为“巴菲特指标”。
巴菲特老爷子,分析了过去百年来美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
他发现的规律是:“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在70%~80%之间,相对合理。超过120%,则表示股市高估。”
这个指标的比率,在1999年美股互联网大浪潮的时候,一度快到200%了。
巴菲特老爷子当年就说,此时买入股票就是在玩火自焚。
巴菲特老爷子,正是靠着这个比率示警,避开了美股后面超过50%的大跌。
也让“巴菲特指标”,一下子享誉投资界。
…………
以上是“巴菲特指标”在美股的应用。
很多朋友估计对GNP是个啥,有点疑惑。
GNP与GDP的关系是: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计算GNP太麻烦了。中国这么些年的GDP和GNP差距非常小,完全可以用GDP来直接使用。
那咱们就直接用“A股总市值/中国GDP的比率”来看看咱们A股:
2006年中国GDP总量为21.94万亿。
2007年10月16日(牛市顶峰):A股总市值32.67万亿。
2007年10月16日A股市值,约为2006年GDP总量的1.49倍。
……
2014年中国GDP总量:63.40万亿。
2015年6月12日(牛市顶峰)A股总市值71.09万亿。
2015年6月12日A股市值,约为2014年GDP总量的1.12倍。
……
2020年中国GDP总量:101.6万亿。
截止2021年2月26日:A股总市值80.08万亿。
2021年2月26日A股市值,约为2020年GDP总量的0.79倍。
特别说明:A股市值数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官网首页。
……
咱们可以发现,上2次牛市,A股总市值都超过了前一年的中国GDP总量。
那咱们下个简单的结论:“只要A股总市值/GDP的总值,达到100%以上,咱们就算股市是开始高估了”。
虽然,2007年A股在达到高估后,又涨了不少。
虽然,相对高估后,也不一定就到顶了。
但至少,咱们有了一个可以相对参考的东西。
换而言之,A股的总市值再涨20%,才是到了真正高估的时候。
这个数据不一定十分精准,但可以做个大概的估值参考。
…………
说到A股总市值,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数据。
在2020年7月7日这天,A股的总市值正式越过2015年6月12日的顶峰,创出了历史新高。
这也是一些媒体,说A股估值早就超过5000点的原因。
其实这种言论,是不太准确的。
5年时间,A股新增了太多上市公司,新增了太多市值。
5年时间,太多大白马股创出了历史新高。
单单一个茅台,就从2015年的2500亿市值,来到前不久最高的3.3万亿市值。
这才是A股在3200点不到的时候,总市值已经超越2015年5178点的真正原因。
…………
周末,再和大家聊一下房地产。
北上广深还有杭州等省会城市的房价,想要下跌,这个基本不太可能(宁波的房价都一直在涨)。
但全国的房价,还想要像以前一样大涨,也基本不太可能了。
大家现在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北上广深还有一些热门城市的房价,每年小幅上涨。别的城市房价,能稳住不跌就很好了。
之前我看过一个数据,全国城镇居民房产价值,现在至少在300万亿元以上。
这里面,尤其是一线城市,投资性买房占20%~30%左右。
所谓的投资性买房,就是二套房、三套房甚至多套房,主要用来保值升值的房产投资。
咱们按20%来算,投资买房的资金大约在60万亿元。
一旦中国房地产的价格,不怎么涨了(咱们先不谈下跌)。
那这60万亿元的资金,一定有一部分,会主动退出房地产市场,寻找别的投资渠道。
近1年多来,股票基金的发行量暴增、股市开户数暴增、股市成交额暴增……
要知道2018年的时候,沪深两市一天的成交额也才二、三千亿元。
大家发现没有,也正是这1、2年,房价的上涨速度也明显放缓了。
很难说,是A股的上涨,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进入股市。还是大量的资金进入股市,才推高了A股。
同样的,一旦房价不再明显上涨,房地产投资的价值降低。这60万亿元的金额,会有多少挤出到股市,可能谁也不会知道。
但能确定的是,放眼整个中国,也只有股市能容纳这么大资金的投资需求了。
在国家严控房产,三令五申“房住不炒”的背景下。A股,第一次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
总结一下:
A股现阶段,处于一个相对合理但有一定泡沫的时期。
这种泡沫,暂时更多是集中在大白马股上。
在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拥抱资产泡沫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一看到泡沫这个两个字,就很反感,下意识就想躲避。
其实无论做什么投资,只有出现泡沫才能赚到钱。
没有泡沫的资产,都不是好资产。
即便有了些许泡沫,咱们也可以看到,现阶段的A股,整体依然还未到高估的时候。
未来,很可能还有更多的资金,进入A股。
2020年1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吹风会上提出,“建议‘十四五’期间年均GDP增速预期目标设定在5%左右比较合适”。
咱们就按5%的增速,用2020年中国GDP总量101.6万亿,来计算一下。
十四五结束时(2021年-2025年),2025年中国GDP总量约为129.67万亿。
以本周五2021年2月26日,A股总市值80.08万亿来计算。到2025年,A股大约还要涨62%,才能刚刚达到高估的标准。
把这个62%套在周五的上证指数点位,大约为5685点。
我估计,这可能就是社科院的《经济蓝皮书》,预估A股具备在十四五期间冲击5000点的理由和原因吧!
2021年2月27日
免责声明:本人任何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散户该如何合理的分配股票仓位?
下一篇:A股是否出现“熊样”?
A股市场三大指数周二收盘同步走低,沪指大跌1.65%,即使央行周一突然「降息」,力图展现拚经济的一面,但市场信心依旧低落。沪指周二收盘骤跌1.65%报2915.37点,明天又来到了2900保卫战时刻...
路透独家引述三位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NVDA)正为国内市场开发一款旗舰人工智慧(AI)晶片,且符合目前美国对晶片出口管制的规范。 2名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将与浪潮 (Inspur) 合作,一同推出与进行销售,该晶片代号暂订为B20...
本文“A股,到底在什么阶段?!”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