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股票市场每天的波动都是非常频繁和密集的,那么作为投资者的我们该如何在股市中抓准投资机遇呢,其中有一个方法就是利用成交量的大小来进行观察,我们要知道成交量是市场行为最基本、最原始的两大表现,更是技术分析的基本要素,是投资人看盘的一个主要焦点。而且成交量与股价是分不开的,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原动力,股价的上涨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今天我们来学习下如何用成交量选股?

如何用成交量选股?成交量选股口诀

成交量选股口诀

口诀一、低位放量涨停吸货

图中处,第二根大阳K线是低位第一个涨停板,是超跌之后主力吸货的标志,其后低点不断抬高,显示有资金正在源源不断地介入。图中处,再次加大力度再次强力买进吸货,底部构筑至此,很明显可以确定有中线资金介入了。这样挑选出来的中线牛股,一般横有多长,竖会有多高。

口诀二、低位放量涨停吸货

图中处,该股在极度超跌之后,一个放量T形涨停板标志着该股正式有主力介入,之后将进行一个长期的震荡横盘吸货整理阶段,见图中处。大家可以先在第一个涨停板的时候做一个记录,然后每天都抽时间看看"种下的种子发芽"了没有。

口诀三、低位放量涨停吸货

图中处,该股经历长期大幅下跌之后,一根放量涨停阳K线冲破月均线的压制,并跳上60日均线之上,主力开始了吸货的过程。主力吸货采用了高超的技术手法的。由于该股主力介入较早,当时大盘下跌的情况下,股价容易出现震荡。

为何要用成交量选股

1、成交量是股价上升的原动力,也是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升行情里,股价上涨时,成交量增加,股价下跌时,股票成交量减少;下跌行情里,若股价下跌量增,表示作空动力大。当成交量出现萎缩后,一旦增量介入,股价将回升。

2、成交量的增减决定股价涨跌速度。

股价处于低位时,成交量温和放大,奠定了股价上涨的基础。在上涨过程中,成交量若过于放大,则影响股价继续上升,涨幅受限。

在回档整理期,通过成交量萎缩来整理筹码,积蓄动力,一旦成交量再次放大,股价将回升。

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处于高位时,成交量萎缩,股价无力坚守高位而下跌,若下跌时成交量萎缩很快,则卖意减弱,,跌幅有限。

3、成交量的变化能改变个股的"股性"。

成交量决定股票的"死活"。成交量增加,股性就"活",成交量减少,股性就"死"。成交量既能使热门股变冷,也能让冷门股变热。

当然在我们进行股票交易的时候,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炒股方法可以使用,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股票交易都能够通过成交量来进行判断的,股票市场内真真假假的波动非常多,股民们还是要依靠丰富的炒股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去寻找潜在的投资机遇,总之在股票市场内想要实现收益,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文章的最后友情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 央行意外降息10个基点,大A不领情!

    央行意外降息10个基点,大A不领情!

    周一第一天开市,A股市场三大指数收盘同步走低,沪指跌0.61%,央行宣布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调低10个基点,前不久的会议内容不及预期后,央行意外「降息」,力图展现拚经济的一面,但市场未领情。 沪指周一收盘跌0....

    2024-07-22 22:45:21
  • 盘后:市场信心不足 A股三大指数重挫!

    盘后:市场信心不足 A股三大指数重挫!

    A股市场三大指数周二收盘同步走低,沪指大跌1.65%,即使央行周一突然「降息」,力图展现拚经济的一面,但市场信心依旧低落。沪指周二收盘骤跌1.65%报2915.37点,明天又来到了2900保卫战时刻...

    2024-07-23 22:10:17
  • 问界热卖让华为汽车业务赚赢过去两年!BMW奔驰奥迪不降价了 改做这件事

    问界热卖让华为汽车业务赚赢过去两年!BMW奔驰奥迪不降价了 改做这件事

    《36氪》周三 (17日) 报道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截至7月初的半年收入达到100亿人民币,超过过去两年总和,但华为回应称由于涉及财报讯息,建议以官方公布资讯为准。 根据华为公布的财报,华为车BU的全年收入在前两年分...

    2024-07-22 22:37:33
  • 路透:英伟达再为中国打造AI晶片 符合美国出口管制

    路透:英伟达再为中国打造AI晶片 符合美国出口管制

    路透独家引述三位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NVDA)正为国内市场开发一款旗舰人工智慧(AI)晶片,且符合目前美国对晶片出口管制的规范。 2名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将与浪潮 (Inspur) 合作,一同推出与进行销售,该晶片代号暂订为B20...

    2024-07-23 21:52:36

本文如何用成交量选股?成交量选股口诀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