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专家周二表示,在经济持续复苏的推动下,货币当局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出台更为灵活的政策,并推动风险防范机制,以减轻小企业的财务负担中国央行可能不会在第三季度采取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他们在周一央行年中会议后表示,中国将更多地依赖政策工具,以确保其财政措施(尤其是政府债券发行)有足够的流动性。

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将趋向于更加灵活和适当,依靠关于稳定企业和保障就业的有针对性措施和现有政策执行情况,央行网站上发表声明说。政策应“把握好节奏”,优化结构,促进小微企业和制造业贷款的“大幅增长”。10万亿元人民币(1430亿美元)的再贷款和再融资额度额度,央行在声明中表示,央行在第二季度推出的这一政策应该扩大,以惠及更多受COVID-19流感大流行影响的小型和微型企业。

中国央行可能不愿意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彭博资讯(Bloomberg Intelligence)亚洲外汇和利率策略师赵志刚(Stephen Chiu)表示,相反,它很可能会利用反向回购机制来缓解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造成的流动性紧张,专家们表示,特别是为了促进固定资产投资,货币政策将继续与财政措施相协调,以保持政府和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水平;“>中国人民银行还强调了控制金融风险的必要性,并表示,在当前遏制金融风险的三年斗争结束后,风险防范机制将长期保持。

“尽管决策者呼吁加快信贷增长,实体经济活动仍然疲软。由于信贷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不匹配,这将导致宏观杠杆(债务与GDP比率)的大幅增长。这也将提振融资套利和资产价格,”政府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说。

NIFD表示,到6月,中国宏观杠杆率从2019年底的245.4%攀升至266.4%,小规模企业需要采取宽松的金融政策来控制不良资产水平;“>央行还承诺,“稳妥有序”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统一我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外汇管理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等待10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更多指导意见,它可以勾勒出对第14个五年计划(2021-25年)和2035年长期远景的建议。彭博资讯(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邱说,该计划可能要求进一步放宽利率,并建立新的短期基准利率

相关阅读
  • 为何成长型投资者不能忽视中国?超长期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最近的内部对话

    为何成长型投资者不能忽视中国?超长期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最近的内部对话

    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2024-10-15 12:29:48
  • 止跌!A股接下来怎么走?

    止跌!A股接下来怎么走?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2024-10-15 10:29:30
  • 央行新工具加快落地!中字头掀回购潮 哪些港股有望跟进?

    央行新工具加快落地!中字头掀回购潮 哪些港股有望跟进?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2024-10-15 18:33:08
  •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向上趋势已经确立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向上趋势已经确立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2024-10-15 12:29:39
  • 9月金融数据出炉: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加等因素带动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总体平稳

    9月金融数据出炉: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加等因素带动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总体平稳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2024-10-14 18:30:51

本文下一步更灵活的货币政策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