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预言本身没什么意义,但对那些对A股没有信心的朋友就有意义。
三年上5000点其实已经是很保守的预计,以3400点计算,三年5000点,涨幅也只有47%,年化涨幅才15%。
但并不是说未来每年都会上涨15%,而是有可能在某一年上涨30%,在某一年只是震荡或者小幅下跌。
例如上证指数2019年上涨22.30%,2020年上涨13.87%,2021年至今下跌1.58%。
如果今年上证指数整体上持平,2022-2023年总共上涨50%,这就是合理的预期。
很多人觉得A股只会暴涨暴跌,不可能慢牛,1996-2000年偏偏就走出了五年慢牛行情。
上证指数年线图:

1996年上涨65.14%。
1997上涨30.22%。
1998年下跌3.97%。
1999年上涨19.18%。
2000年上涨51.73%。
五年慢牛行情,前后涨了四年,中间还跌了一年多的时间。
慢牛并不是一直涨,慢牛期间,中期调整行情持续一年以上时间完全有可能,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2019-2020年A股也是慢牛形态,今年一样走出调整行情,调整还在路上,结构上跟1996-2000年的慢牛行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不过这种类似的结构也有巧合的因素,并不能简单类比,所以还需要有其他理由来作为支撑。
现在A股所面对的客观环境跟九十年代有很大的不同,现在体量比以前大得多,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也更加复杂,最终表现必然也会有所不同。
但国际市场对A股的影响还只是次要矛盾,最多就是影响了中短期走势,长期走势还是取决于国内本身。
国内的环境,首先要从房地产的印钞机功能说起。
2009年以来, 房地产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印钞机,大家从银行贷款出来买房,这些钱就会流入到开发商手里,开发商再通过拿地建房子,购买各种原材料,雇佣工人等方式,让资金再次回流到市场中去。
房价越涨,贷款买房的就越多,市场上的资金就会越多,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效应。
另一方面,地方卖地有了收入,又可以通过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把钱再次投入到市场里面,同样会形成一个正向循环,不断推动经济向上发展。
所以,国内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房地产,基建,投资就是最重要的发动机,也是最重要的印钞机。
但现在房价已经太高,高到开始严重损害制造业的盈利能力,严重挤压国民的消费能力,房地产这台印钞机开始出现很大的问题,已经没办法继续良好运转。
一旦房价不能继续上涨,贷款买房的人就会减少,而还款的人还是那么多,那么社会上流动的资金就会不断回流到银行里面,从而进入通缩周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过去每年通过买房,从银行贷款出来的资金是2万亿,每年还款资金是1万亿,那么每年新增信贷资金就是1万亿。
如果未来房价无法继续上涨,买房的人减少了,每年通过购房从银行借出来的资金只有五千亿,而每年回流到银行的资金是不会改变的,还是1万亿,因为这些都是过去的负债,负债总是要还的。
那么社会上每年就会减少五千亿的流动资金,这五千亿就是被消灭的信贷,整个实体经济就是通缩的状态。
当社会上的流动资金不断减少,赚钱就会变得更难,而每年还款的金额在一段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债务并不会因为你的收入下降而减少,所以就会形成一个向下的加强效应。
这种向下加强效应是很可怕的,会导致反复通缩,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现在房地产的印钞机功能已经越来越弱,越来越危险,用起来没那么顺手了。
中国需要一台新的印钞机,用来取代房地产的印钞机地位,来继续维持经济的正向增长。
有机会成为新印钞机的领域有制造业,基建投资,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等。
制造业,基建投资本来就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但现在也开始面临转型期,并不能取代房地产的印钞机主体地位。
这两年国家大力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培育新经济,就有这方面的考量。
支持新兴产业,逐渐弱化房地产印钞机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中国经济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必经之路。
但目前新兴产业还很弱小,同样不足以取代房地产印钞机的为主。
唯一有机会取代房地产印钞机地位的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这一条路子。
去年我还提过一个A股汪洋大海论,现在国家已经有意把A股打造成一个可容纳百川的汪洋大海。
具体手法就是全面推广注册制,一边加水(放水),一边加面(大量IPO),只有把池子做大,资本市场才能够给中国经济提供足够的流动性,让资本市场成为新的印钞机。
未来的A股,就是汪洋大海一样的生态系统。
新股不断上市,垃圾股,冷门股不断被淘汰,退市,最终会实现一个动态的平衡。
市场是一个双向的选择,既然新股发的太多,垃圾股必然就会被市场所抛弃,从长远的角度看,未来只有真正的优质股才有资格受到资金吹捧。
这两年指数不断上涨,而创历史新低的股票越来越多,就是市场双向选择的必然。
以前我也讲过这个情况,未来达到退市条件,例如跌破1元面值,自动退市的股票必然会越来越多。
未来炒垃圾股,炒低价股会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既然A股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印钞机,那就不可能一直低迷,未来走出几年的慢牛行情,甚至是十年长牛都是有可能的。
三年上5000点的判断依据:
2015年中国GDP是68亿,M2是133万亿,最高流通市值是57.21万亿。
2020年中国GDP是101万亿,M2是223万亿,流通市值是63.47万亿。
如果按照2015年牛市高点GDP和流通市值比例折算,目前流通市值应该是85万亿,比起64.47万亿,还有31%的上涨空间。
如果考虑到三年以后,GDP大约可以增长20%,那么三年后流通市值还有50%以上的上涨空间。
如果未来上证指数上涨50%,那也就是在5000点之上。
如果再考虑到未来资本市场参与度比2015年更高的因素,那么理论上涨空间还会更大一些。
股票市场由资金推动,如果从M2数据和流通市值比例折算,目前流通市值对应2015年最高点,可以达到96万亿,还有51%的上涨空间。
如果按照发达资本市场市值和GDP市值比较,大部分国家平均水平在120%以上,美国则在180%以上。
中国目前流通市值和GDP比值只有63%,比国际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还低了一半,比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知,我对A股三年内上5000点的判断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实际情况还有可能会远远超出我的预期。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A股立足长线投资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如果说前十年中国最大的风口是房地产,那么未来十年中国最大的风口就是A股市场。
所以目前的任何调整行情,都只是中短期调整行情,从长线的角度看,中期调整行情就是长线最好的买入机会。
目前的A股市场,只会有中短期风险,不会有中长期风险。
当然,从中短期的角度看,目前中期调整行情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