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
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7月9日晚间,恒瑞医药(600276)发布公告称,周云曙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应职务,董事一致推举董事孙飘扬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直至选出新一任董事长时止。

  今年痛失“一哥”地位,恒瑞医药多方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周云曙1995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同年进入恒瑞,历任发展部副部长、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董事长。在担任董事长之前,周云曙已在总经理岗位上履职17年。2020年1月16日,周云曙上任董事长,彼时恒瑞医药对外表示,具体经营工作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孙飘扬将把更多精力放在未来战略规划、领军人才团队建设及打造职业经理人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然而,周云曙上任仅一年半时间,便因“身体原因”请辞。

  对于此番人事变动,7月9日晚,新京报记者向恒瑞医药询问周云曙辞职的具体原因,但回复均为公告内容。根据公告,周云曙辞职不会导致恒瑞医药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会影响正常运作。据内部人士透露,周云曙在任期间,受新冠疫情、股市波动等客观压力影响,其工作量超乎寻常,导致身体抱恙,需要及时作出必要的休整。

  2020年年底,恒瑞医药总市值曾突破6000亿元。今年以来,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股价持续下跌,从1月4日开盘价93.16元/股,下跌至7月9日收盘价62.1元/股,期间累计跌幅33.02%,总市值跌至3972.8亿元,并痛失“A股医药一哥”宝座,位居第三。

  在今年的第五批国家药品集采中,恒瑞医药碘克沙醇注射液及格隆溴铵注射液未能中标,上述两个产品2020年度合计销售额约18.73亿元,占2020年总营收比为6.75%,2021年第一季度合计销售额约4.91亿元,占2021年一季度总营收比为7.09%。恒瑞医药称,上述两个产品未中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品销售,但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不过,两款重要产品意外落选仍引发市场担忧,恒瑞医药股价自6月24日下跌,截至7月9日收盘,区间累计跌幅12.72%。

  在上述大背景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时恒瑞医药“换帅”,以此为分界点,公司发展或将面临技术性调整。

  老将再次出马,能否加速度过“调整期”?

  孙飘扬1982年从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后进入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医药前身)工作,1990年担任厂长,2003年起担任恒瑞医药董事长,直到2020年卸任。孙飘扬此前带领恒瑞医药在创新研发、资本运作、国际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不俗业绩,塑造出恒瑞医药的“医药一哥”“研发一哥”形象。孙飘扬曾直言,恒瑞愿意做硏发,持续投入,不惧怕失败,坚持打造研发体系。此番重掌恒瑞医药,也将提振市场信心。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孙飘扬“出山”后,恒瑞医药将再次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尤其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技术出身的孙飘扬对于研发高度重视,或将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7月2日,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CDE)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征求意见稿,直指创新药行业“伪创新”问题,遏制me-too新药的泛滥。此政策被指利空创新药企。中金公司(601995)研报指出,该政策对创新药产业链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令头部公司长期受益,有助于资源进一步向优质创新药企及头部CXO企业(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企业)集中。

  在2021“声音·责任”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孙飘扬曾提议建立创新药价值体系,通过对真正临床急需的、对临床并不很急需且创新度不很高的药品进行评分,给创新药分分类,再给予不同对待,包括医保准入等,这引导企业做真正的创新,把资金用到关键的地方。

  创新被认为是恒瑞医药的最大优势,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已在国内上市8款创新药,并有40多款创新药在临床研发中,21个制剂产品在欧美日上市,并有多个创新药产品获准开展全球多中心或地区性临床研究。在创新与国际化两大战略已浸透恒瑞组织体系、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后,即使关键岗位的变动也不会影响恒瑞的既定方向,业内更期待老将出马能带领恒瑞医药加速度过“调整期”。

  校对 赵琳



 

恒瑞医药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7-10)


● 短期趋势:短期行情可能回暖,可适量买进股票,作短线反弹行情。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54.04万股,占流通A股0.01%

综合诊断:恒瑞医药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1.70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本文恒瑞医药“换帅” 孙飘扬重新掌舵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