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极客网·极客观察8月18日(文/慕远|编辑/水木)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从不缺潜力股,当然,也不缺“故事大王”,这里面往往情节曲折、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故事大王可能在短时间内,身价大起,而不少潜力股却需要历久蛰伏。

  上市4年的兆易创新(603986),股价从上市起翻了近40倍,目前达到了每股市价200多元,市值已千亿规模。可兆易的主营产品NOR Flash,在全球也不过只有30亿美元的规模,而且兆易在此市场上的份额虽然已经排在了第三位,可这也表明它需要和排名前列的巨头们以及中小型供应商们一起瓜分本就不算大的市场规模。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要疑惑,主营产品市场规模不大,股价却如此之高,兆易创新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默默无闻多年 因祸得福?

  兆易创新是国内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即把制造、封装、测试等芯片生产环节外包给其他公司,自身只从事设计环节。公司现在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存储芯片、微控制器(MCU)、传感器,其中存储芯片占总营收近80%的比例。

  2004年,已经是资深工程师的朱一明,辞职创办了一家半导体公司,取名为Giga Device,这便是兆易创新的前身。半导体有多种技术门类的产品,存储器在整个半导体界所占比例超过了30%,而在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中,市占率最高的又是DRAM和NAND Flash,分别约为60%和25%。但朱一明打开存储芯片界的敲门砖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而是他自行研发的SRAM静态存储器芯片,该芯片比市场上其他的SRAM芯片,有着更好的性能,且每个存储单元仅仅需要用两个晶体管,大大缩减了成本。可即便如此,相对于其他存储器芯片来说,SARM卖的还是太贵,更不是市场的主流。

  不能很好地迎合市场,得不到预期想要的市场回报,即便技术先进最后也只能向市场妥协,所以为了生存下去,兆易创新不得不另行开辟赛道,2006年,它开始研发NOR Flash芯片。在当时,这种容量很小的闪存已经被国外一些芯片巨头们做的很成熟了,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全球市场规模非常有限,2008年,兆易还是研发出了国内第一颗8M位的NOR Flash芯片,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

  但是还未等兆易创新的NOR芯片在市场上大展拳脚,就又碰上了手机的时代变迁,2009年之后,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功能机遇冷,其所主要搭载的NOR Flash的市场规模也因此遭到了很大的缩减,一度萎迷。有失必有得,这句话用在兆易创新NOR后来的发展上再合适不过了,市场缩减不代表没有市场,NOR生产巨头退场反倒给其他中小型厂商腾出了不小的发展空间,兆易创新在这样的机遇下不断对NOR Flash进行迭代更新,抢占了不少份额,有关数据统计,从2008到2018年的十年间,兆易创新NOR的出货量达到了100亿颗。

  实力与“炒作”并举?赶上了大时代

  2016年8月,兆易创新在上交所上市,从兆易创新上市后发布的历年财报来看,2016―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89亿、20.3亿、22.46亿、32.03亿,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1.75亿、3.98亿、4.04亿、6.05亿,两者的年增长率都较高,但相对于一些同类型的公司,业绩并不算突出,这样的财报显然并不能把股价刺激的如此之高,那么应如何正确看待兆易创新的股价?

  之前提到NOR生产巨头退出“助力”了兆易创新NOR储存器业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兆易后来的顺利上市和股价升高,其实它的股价升高还有另一个大的推动因素,就是5G时代的到来以及物联网的兴起使得各种智能化设备对NOR Flash的需求再次上升,并且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继续增大。

  在MCU(微控制器)领域,兆易创新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多次领先发布不同类型的32位通用MCU,截止2020年6月,有24个系列的350余款产品可供选择,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4亿颗。

  2017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即市场称呼为大基金的投资基金公司向兆易创新战略注资14.5亿,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在这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兆易创新认购了中芯国际0.5亿股,这两个不同的投资看似没有太大关系,其实却牵连甚密,体现着兆易创新的协同发展战略。因为大基金是专门扶持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国资投资机构,大基金又持有中芯国际15.91%的股份,而兆易创新最重要的合作方就是中芯国际。

  兆易不仅借助了大基金和中芯国际来打造背景和提高产业实力,此外,它还与以合肥长鑫为首的合作方合作开展了高端晶圆存储器等的研发项目。要知道,合肥长鑫是政府大力扶持的国内三大芯片制造工厂之一,是冲入全球存储DRAM芯片千亿美元市场的重要前锋,和合肥长鑫的合作,让兆易创新冲破了NOR业务的狭窄跑道,名正言顺进入了DRAM领域。2019年,合肥长鑫DRAM正式投产,兆易成为了中国首个能完整提供NOR、NAND、DRAM的全存储器供应商,股价持续攀升。

  不得不说,兆易精准的发展战略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背景实力,还为自身市值的提升提供了“炒作材料”。可以再从兆易先后发起的两次收购来说,兆易上市后不久,就宣告要并购有着DRAM技术的美国ISSI公司,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无疑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兆易。2018年,又溢价16倍,以17亿的高额资金收购了上海思立微电子,对此,兆易宣称:此次收购使公司获得了缺乏的传感器技术,可以让公司形成存储芯片、MCU、传感器三方的协同发展,在物联网(LOT)市场将大有可为…,外界本来并不看好的收购以兆易厉害且实际的话术收尾,也提升了资本投资的信心。

  “实干兴邦”,可一味靠自身实干,最后取得的效率很多时候却并不能让人满意,而兆易创新就非常善于借力,而非一味单纯依附他人,巧妙之处在于懂得借力用力,与之合作的同时又造了势,提高了自身的名望、实力,向更完善、更高端的技术领域迈进。所以说,兆易的股价4年翻了近40倍是真正有源可溯的,不仅因为自身的实力,还因为它善借力、善使力,在原先狭窄的跑道上为自己拓宽了更多可能。



 

兆易创新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08-19)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9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7838.58万股,占流通A股19.67%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13.3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相关阅读
  • 为何成长型投资者不能忽视中国?超长期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最近的内部对话

    为何成长型投资者不能忽视中国?超长期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最近的内部对话

    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2024-10-15 12:29:48
  • 止跌!A股接下来怎么走?

    止跌!A股接下来怎么走?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2024-10-15 10:29:30
  • 央行新工具加快落地!中字头掀回购潮 哪些港股有望跟进?

    央行新工具加快落地!中字头掀回购潮 哪些港股有望跟进?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2024-10-15 18:33:08
  •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向上趋势已经确立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向上趋势已经确立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2024-10-15 12:29:39
  • 9月金融数据出炉: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加等因素带动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总体平稳

    9月金融数据出炉: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加等因素带动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总体平稳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2024-10-14 18:30:51

本文4年股价翻了40倍 芯片界的兆易创新凭什么这么速度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