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李继远济南报道
8月17日,金能科技(603113)发布公告称,公司的非公开发行事项已经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通过。
金能科技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公司将非公开发行1.31亿股,每股价格为7.61元,募集资金总额在10亿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非公开发行股份将由金能科技实际控制人之一的秦庆平一人“包揽”。而此次项目获批也意味着公司将由煤化工产业向石油化工产业转型。
不过,截至2020年6月末,金能科技前次募投项目和本次募投项目资金缺口合计79.76亿元,其中自有资金缺口合计高达66.68亿元。巨额资金缺口如何解决?转身进入石油化工产业,金能科技能否如愿?
“ 目前聚丙烯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结构性过剩较为严重。一是高速扩能带来的通用料过剩;二是生产技术不足,高端料市场供应短缺,部分货源仍要依赖进口。”金联创聚丙烯分析师张玲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实控人“自掏腰包”
公告显示,金能科技的此次非公开发行股份将由实控人之一的秦庆平一人“包揽”。
天眼查资料显示,秦庆平先生直接持有公司19649.9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07%,王咏梅直接持有公司2206.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26%,秦璐直接持有公司12000.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7.75%。
秦庆平、王咏梅夫妇及其一致行动人秦璐合计直接持有公司33855.9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0.09%。
之所以由实控人之一的秦庆平一人包揽所有的非公开发行股份,金能科技在公告中称,自2017年5月公司上市以来,受宏观经济及化工周期影响,公司股价出现下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秦庆平先生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公司价值充满信心,“全额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有利于向市场以及中小股东传递积极信号”。
非公开发行预案显示,募集资金将投入建设“2×45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该项目实施地点将设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化工园区内,包括45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装置(两套)以及中央化验室、化学水站等辅助设施。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将新增90万吨聚丙烯的生产能力。
不过,张玲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聚丙烯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结构性过剩较为严重。一是高速扩能带来的通用料过剩,二是生产技术不足,高端料市场供应短缺,部分货源仍要依赖进口。”随着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集中扩能,中国聚烯烃市场再迎第二个扩能高峰期-大炼化扩能时代,至2024年,预计中国聚丙烯产能达4864万吨/年。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供应端压力不断增加。
金能科技原本主营业务聚焦在煤化工领域。金能科技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业务集炼焦和化产、煤焦油深加工和炭黑生产,其中焦炭产品的营业收入41.1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0.45%,炭黑产品的营业收入为15.3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8.87%。
此番金能科技为何还要跨界进入石油化工领域呢?在金能科技看来,此次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新增重要石油化工产品聚丙烯的生产能力,扩大公司在石油化工领域的营收规模和市场份额,有助于落实公司发展战略,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并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是公司深入推进业务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
俩募投项目自有资金缺口超60亿元
不过,从产品的毛利率上来看,聚丙烯的毛利率要远远低于金能科技原有产品的毛利率。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金能科技主营业务包括煤焦产品、煤焦油深加工和炭黑产品、精细化工产品三大板块,三大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0.40%、24.16%、16.35%。
而相比较而言,本次募投项目的毛利率仅为12.18%,远远低于金能科技原有产品的毛利率。
“将募集资金投入不确定性较大的石油化工行业,而不用于扩大主营业务生产的原因及合理性。”对于本次转身进入石油化工行业,证监会也对此次金能科技的新项目提出了质疑。
“随着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安全环保监管要求的不断升级以及下游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公司现有化工业务的发展逐渐面临瓶颈。”对于为何转身进入石油化工行业,金能科技回应称。
虽然看好石油化工行业,但是巨额的资金投入对于金能科技来说,似乎并不轻松。
从披露的公告显示,此次募投项目总投资额在39.86亿元,也就是说,除了秦庆平投入的10亿元外,金能科技在该项目上还有近30亿元的资金缺口。
除了此次募投项目外,2017年上市的金能科技首发上市时也募资了10亿元左右的资金,两个项目总投资额15亿元,此外金能科技还在2019年发行了可转换债,募集资金15亿元。
截至2020年6月末,前次募投项目和本次募投项目金能科技的资金缺口合计79.76亿元,其中自有资金缺口合计高达66.68亿元。
巨大的资金缺口,金能科技能否有能力顺利推进这些项目?“结合当前经营环境以及未来盈利预测,说明是否存在因资金筹备不足导致两次募投项目均无法正常推进的重大风险。”对于资金缺口,证监会也对此提出质疑。
从盈利能力看,2019年金能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1.49亿元,同比下滑7.51%,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同比下滑39.99%。进入2020年一季度,虽然营业收入下滑2.55%,但是其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提升的情况,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63.19%。
金能科技回应称,公司将通过三种途径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一是公司历史和未来自身的经营积累;二是银行贷款融资;三是资本市场融资。”金能科技回应称,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以自有资金购买的尚未到期的理财9.65亿元,后续可陆续用于募投项目的投入,此外,公司共获得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综合授信额度合计33.20亿元,未使用授信31.52亿元,“两次募投项目总投资拟在未来五年内支付完毕,大大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目前在聚丙烯市场产能较大的企业主要有神华宁煤、浙江石化、大连恒力等企业,虽然每年仍然有五百万吨左右的进口量,但是也主要集中在专用领域,通用料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一位化工行业分析师表示,金能科技该项目能否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还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徐芸茜主编:公培佳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400.38万股,占流通A股0.59%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3.23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本文“募资10亿元上马新项目 金能科技俩募投项目资金缺口近80亿”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